第316章 局势变了,不许当墙头草(2/4)
要股份什么的,可以考虑一下。”
“不行了,”杨诗山说道,“备忘录中有明确规定,关系变了,不能大方了。”
这话让周冰怡只能笑了,感觉这个前军阀越来越一股子商人气了,不再给什么免费,要好处,搞交换成了主题,但也正常,双方的关系越来越近了,许多事情就与以前不一样了,人家有权提出利益交换,至少占便宜的事情不存在了。
与杨诗山的问题只能说,双方达成什么样的协议,谁也不可能撕破脸皮了。现在杨诗山也算想好了,不管怎么样,他不必再讨好对方,能争得利益一点也不能放,以后就是买卖的关系了!
与杨诗山相比,南部区的态度更为理想,早就派出人员到李家镇进行商谈,达成的协议比杨诗山更为大胆,同意交出自己的教育,税务等部门,连军队都可以交给三县区来指挥,实则仅把个步兵营交给三县区指挥,虽说也一样许诺,不用一线作战,但是到新根据区担当剿匪等任务,也是不小的支援,至少在前线的陈达疆表示欢迎,建立的新区不少,急需有人守卫了。
与杨诗山比,南部区更加积极,主要是交流时间,也相当深入,不仅学习了不少东西,更了解许多的东西,对许多事情一清二楚,达到知己知彼。更从中尝到甜头,主动与被动地参与了不少事情,占便宜的事情不少。
伴随着自身条件的提升,南部区也形成了野心,但是辖区夹在第军团与第军团之间,没有对外发展的空间,但是其有大一统的理念,认为整个国家恢复大统一是历史大势,自己不能阻挠统一,更想又中占便宜。也明确,意识到三县区发展不会局限于河西,只有与其实现一体化,把自己变成三县区的一部分,自己的好处才能最大化,仅各类项目的投资,以及人事安排,也一样占好便宜了。
……
这次周冰怡没有立即返回的意思,反而还有不少事情。以后他们可以把省城当成自己家的一样,中央态势将被彻底的清除体系,自然有不少工作要做,包括:动员当地的企业参与大生产。相关的动员与整合不是简单地下一个命令给对方,往往以合作的方式进行。
周冰怡有一项重要活动,与美国商业代表团进行和谈,以采购大量的设备等。由施米特负责联系,一支由多家美国企业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到达了省城,双方将敲定最后的合同内容。
这一次交易规模要比以前大了许多,自然是相当的重视,有几位厂商代表属于自愿加入,以就获得一点商机。
施米特与周冰怡少不了要进行交流,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