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核心三角经济带(3/4)
林湖地不光只有桐油,还有共桐油和银杏果,将来还有大量的鱼获,咸鱼、鱼胶、兽皮、腊肉、甚至还会有大规模耕种收获的水稻等粮食。
刺叉族的微山湖水产和水稻产量将来会更大,为了维持巴国的发展和王城的需求,将来征税大量都是实物,转运税收和粮食就是必须解决的最现实问题。
只有两地交通通畅来往密切,王城也才能更好的将这些繁华富庶之地纳入王权的掌控之中。
古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而以后,以拱火盆地及其四周部落、微山湖湿地、油桐林湖地为主要的三角形地带,将会是整个巴国最核心的经济发展区域
粮食、盐、油料、生漆、铜等主要资源,几乎全都集中在这一带。
因此只要抓住这个核心三角经济带,则巴国就会繁荣昌盛。
徐晨的目标不是十分远大。
实际上到眼下,他的王图霸业已经基本成型。
虽然人数少的可怜,但一个国家该有的基础已经全部打牢,余下的时间就是去不断夯实,把各种资源积累起来,然后稳步发展。
未来,就是要以拱火盆地为主,以羽公族和刺叉族两地为辅,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三角形城市带。
而这片区域,将能容纳至少数十万人口规模的生存和发展。
然后利用这个强大的基础开始憋大招,一圈一圈的不断往四周扩张领土。
他以前一直以为在乌龙江南岸除了羽公族这个文明种族之外,就只剩下了一些零散的南蛮部落。
但白毛族的出现,打破了他这个狭隘的想法。
在乌龙江南岸广袤的原始森林和低矮的山坡丘陵地带,应该还有更多完全不同的文明种族。
这些种族的来历或许无法弄清楚,与拱火族、刺叉族甚至都不是同一种起源,行为习惯也大相径庭,但至少他们是实打实的智慧种族,是可以征服并且被同化的族群。
因此随着不断的往外扩张,徐晨相信乌龙江下游还将陆续慢慢出现更多的陌生族群。
实际上现在多想一下,这种情况此前已经就有端倪。
六年前他带人从刺叉族一路顺乌龙江而下到达勐犸河。
在勐犸河流域发现了陌生部落狩猎。
当时他没有多想,实际上现在回忆起来,勐犸河距离这里至少有八百里远,而中间只有一个刺叉族,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人类和动物一样,族群一直在不停的扩张分散之中。
而各族群的领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