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不虚此行(3/4)
。
巴乌两族之间这段区域足够大,足够容纳得几个村庄的发展。
若是这件事成功的话,那么巴族、胡族、乌族就会形成人口更加密集的一个交通带,有利于更长远的融合和发展。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徐晨规划的交通主干道不会经过胡族,若是胡族想要通车,还得自己修建一条到达乌族谷口的道路,这个工程量不算小,若是乌族不愿意帮忙的话,光靠胡族估计得好几年才能修通。
因此还不如整体搬迁,一举两得。
当然,这个想法徐晨不会说出来。
因为这是胡族自己的事。
不过徐晨相信他们将来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聊完烧炭的事之后,徐晨开始询问修路的事。
胡族族长满脸的褶子都愁成了麻花,情绪一下就低落起来,几个首领和一群参与讨论的猎人也都唉声叹气满脸苦涩。
就像徐晨猜想的一样,这条路对于胡族来说压力太大。
当初修建巴乌大道,巴族和乌族联合起来出动了两百余人,各种青铜刀斧锄头镐头独轮车人力板车一大堆,但也用了整整一个月才勉强修通,眼下不少地方还在继续修修补补。
但胡族不过一个七十人的小部落,真正能够劳动的人口全部加起来也就不到六十人,就算全部投入进去,整个冬天三分之一都无法完成,何况也不可能全部都去修路,狩猎开荒、照顾老幼,还有不能劳动的孕妇和一些残疾,另外还要烧炭,根本就抽不出来多余的人手。
本来烧窑他们也倾向于在住地附近,但木炭可不轻,烧好之后送去巴族,来回上百里,运送代价太大了,这既是徐晨对他们的提醒,实则也是他们无法承受这么远的运送代价不得不妥协的选择。
等一切商量好之后,徐晨带着一群人准备回去,同行的还有胡族几个男人,他们随行跟着徐晨提前去巴乌大道沿途寻找合适烧炭的地方。
下午,徐晨回到巴族,叫过来两个此前负责烧炭的窑工,让他们做好准备,两天之后,胡族会请他们去指导建窑烧炭。
接下来的几天,徐晨并没有急着出门去巡游各部开始策划修路。
因为各部落刚结束巫祝大会,此刻像拱火族等比较远的部落还在路上,他安排各族猎人回去之后打探的修路情况眼下根本还没影子,因此急不来,至少还需要再等六七天左右出发比较合适。
另外,他安排乌族扩大铜矿采掘和冶炼规模,答应帮助解决矿场和冶炼厂的食物问题,虽然乌族眼下刚刚秋收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