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预算吃紧(2/3)
没有用超,甚至在张睿的努力下,比想象中还少用了一千两银子。
这叫李铮非常欣慰。
而如今唯一的不确定因素是在久别山那里了。
实地考产后才发现那里的地形比李铮想象的更复杂。
一旦开始修建后,往返好几个时辰的路程,工人肯定不能来回奔波。
既然考虑到在那里安营扎寨,吃住的消耗便要更大一些了。
李铮暂时没做详细的预算,但四十几万肯定是不够的。
“朝廷那边说之后不派银子过来了?”
张睿点了点头。
李铮听完了忍不住咂舌,他合理怀疑朝廷那边突然如此抠搜,可能是朱地回去说了些什么。
靠!自己那天就不该告诉他那么多东西的,现在给自己挖坑了。
“这事情先不急,只管先做好这边的工作,久别山那边我暂时只是有个想法,具体的可能还要请示圣上。至于银钱方便的问题,需要等圣上点头后才能去估算,到时候差多少,我再想想办法吧。”
李铮优先想的肯定还是让朝廷拨款,如果朱元昊那边不松口,就只能再问那些个富商“借”一下了。
他有信心,三十万两银子以内的缺口,他是能解决的。
听李铮这么说,张睿稍稍松了口气。
“大人这么说是打算近日回京吗?”
张睿一开始就知道国公家的长子,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肯定不会常年待在凌州这个地方的。但一想到他这么快就要离开,还是蛮遗憾的。
他觉得李铮虽然年纪比自己还要小不少,但却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少年人。
若是能和他多相处一段时间,定然能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对自己的仕途很有帮助。
李铮拍了拍张睿的肩膀,道:“本来也不用这么快回京的,但是久别山的事情必须要陛下点头才能进行,兹事体大,我又不想来回书信拉扯,还是亲自回去一趟比较靠谱。但是你放心,等陛下同意后,我一定还会回来凌州的。我还得检查一下这些工程的成果嘛!”
在现代搞土木工程,讲究的都是终身责任制。
在古代可能没有那么严苛,但朱元昊花了大价钱给了李铮那么大权利,来治理这些。
若是第一天刚弄好,第二年就出意外了,李铮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对凌州的事情,李铮十分伤心。
如果不是信任张睿和周开宋宁等人,他此时也不敢轻易放手离开。
“好,那我就在凌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