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全身投入工作(2/3)
减少了库存成本,又可以将这部分钱拿出来奖励给发行员,发行员的收入也提高了,发行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伊总编听了我的建议后,大加赞赏,当即同意试行。
这样一来,我的工作压力就减少了,可以腾出手来做好副刊版面的编辑工作了。
印数五千,这对于一份新创刊的小报来说,成绩已经是很可观的了!根据消息,同时期其他几份新办报纸的印数和销量都没有超出这个水平。这个成绩,对于报社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每个编辑记者的工资也随之增加,大家对办好这份报纸的热情更高了。
印数五千,这对于一份新创刊的小报来说,成绩已经是很可观的了!根据消息,同时期内的其它几份新办报纸的印数和销量都没有超出这个水平。这个成绩,对于报社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每个编辑记者的工资也随之增加,大家对办好这份报纸的热情更高了。
为此,报社决定,把我每个月的七百块钱职位津贴提高到一千,并一次性额外奖励我两千元。
伊总编对我说:“你干脆不要给其他报纸写稿了,全心投入到我们的报纸吧。多写稿给我们自己,我们报社也是同样支付稿费的。以你的文笔,每个月也会增加不少收入。”
我明白伊总编的意思,就是让我不再给《广州青年报》提供专栏稿件。
其实,伊总编的要求并不过分,我毕竟是这个报社的人,却总是给别的报社写稿,情理上也是说不过去。
我当即找到《广州青年报》的秦编辑,说出了我的想法。
秦编辑很通情达理,说:“这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新客家专栏也开了这么长时间了,虽然受到了很多好评,但读者的胃口也变了,也需要新的内容,报社也在考虑如何改变,既然你那边不方便,那就暂时先把专栏停了。但你也不能从此就跟我们断了关系,偶尔有好稿子也要给我们呀。”
我说:“那是一定的,毕竟我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啊!”
回到报社,我把情况跟伊总编作了汇报。
伊总编很高兴,说:“我就喜欢你这种北方人的性格,果断,不拖拉。”
下到二楼,我看见编辑部的门还开着。
走过去,看见**一个人在,其余的编辑们都下班了。
**说:“都下班了,你怎么还没走?”
我说:“还早,又不饿,晚点再吃饭吧。我正好可以处理几篇稿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