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只唱自己的歌(3/4)
“只唱自己的歌”这几个字,不但限定了他的浅吟低唱,也已经限定了他的举手投足。
他不能因为没有打赏就不唱了,那样会让他失去人气而越发没有收入。
他也不能因为有人打赏的多,就越发感谢,或者越发表演。
因为这种讨好式的感谢,会不断拉低他的独立屏障,让外面那些与民谣无关东西,开始星星点点地投射到内心,久而久之,也许有一天,他就会真的为红短袖唱上一曲蓝莲花,毕竟是首不掉价的歌,但他唱得可能还没有红短袖有感觉。
这样一来,他可能就不再是他了,可能连他自己都不会发现。
但总有一天,他会想起有一个下午,有个小伙子,在宿舍里写下了那张字条,“只唱自己的歌”。
他也会想起,那时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他也会希望,他没有想起。
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方式,手艺人也有。
手艺人保护自己的扇面上,一般都写着才疏学浅、学艺不精之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值。
大多数,这都不是谦虚和隐藏实力,而这说的,就是实话。
毕竟手艺人里像大师一样能耐深的,几乎是遇不到的。
有的歌,你可能就是不会唱。
有的歌,你可能就是唱不好。
有人让你声调再高几度,有人让你音域再宽一点儿。有人说你感情不充沛,有人说你特点不明显。
这些你都知道,但你也确实做不到。
无论厨子还是画师,尽是如此。
就连写水文的,也是这样。想答应一天四更,就怕两更半里都是咳的血。想顺应大潮后宫一百单八凤,可你满脑子的金鱼池怎么能写出金步摇啊。
老周就见过一个招恨的作者,给他写了几百条评论,都是肺腑之言,作者却从来都不回。
现在老周有点懂了,他不是缩在壳里,他恰恰是找不到壳。
过街天桥的一头儿,是暗自抽泣的保洁在熬过午餐时间。另一头儿,是没有多少本钱的小伙儿,在用单手弹奏炫耀自己的本钱。
桥上不时有人走过,有的在自顾地交谈,有的在低声地笑,显然自己更重要些,别人的境遇,基本是看不到的。
两位保洁员走了过来,应该是要赶往下一个顾客家里了,小伙子的琴声都没能让她们侧目。
“唉,慢慢就习惯喽。”这应该是年纪大些的保洁员说的话,飘进了老周的耳朵里。
这算是对年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