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另类的96年(2/3)
年搓了搓手,哈了口气,“这天怪冷的,先回家再说。”
“对对!”贺兰伸手摸了摸何江年的西装,“你看你,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多穿点衣服?”
何江年笑了笑道:“我这不是没带厚衣服嘛!”
“你这两个大箱子,还放不下一件厚衣服?”
何梁终于说话了。
这时,很多邻居过来了,他们都围着何江年看,这可是出国留学的“海龟”。
何江年和贺兰连忙将刚买来的零食、小礼品发给孩子们,邻居们纷纷夸赞何江年一表人才,青年才俊什么的。
甚至还有些妇女,当场就要给何江年介绍对象。
贺兰笑呵呵的和众人闲聊说起了话,何梁和何江年一人提着一个箱子上了楼。
何江年的家在三楼,房子并不大,三室两厅,一间是何家父母的卧室,一间是何江年的卧室。
按理来说,这个年代能出国留学的,家庭条件一般很好,但何江年家并不富裕,他家的情况有些特殊。
何江年爷爷是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兵,后来在星城任职,他年幼时的生活还是不错的。
但何爷爷对仕途并不感兴趣,他崇拜文人,打算将后代培养成文化人。
于是何梁在高中当了语文老师,歌舞团出身的贺兰在小学当音乐老师。
在何江年小学毕业后,爷爷去世了,何家就没人走仕途路线了。
何家还没兴旺,就已经没落了。
何家父母对何江年抱以厚望,何江年也不负众望,从小成绩优异,一直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15岁时的何江年,就成了公派留学生。
虽然何江年留学的学费减免了很多,但在国外的生活费可不低,更何况他去的还是伯克里音乐学院这种艺术类学校,要花的钱更多。
在何江年留学的四年多时间里,何梁前前后后跟别人借了十五万。
虽然在90年代末期,“万元户”的含金量不是那么足了,但当时一份好工作每月也才500多工资,十五万算得上巨款了。
何江年是在大二时期取代了这个何江年的,当时他得知了何江年的全部信息后,就算了一笔账。
就算何江年毕业回国后,每月能拿1000元的高薪,但何江年还要准备彩礼、娶妻生子,再去掉一家老小的生活费后,也余不了多少钱。
那么要还清这十五万,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而且在这十多年时间里,何江年就得勒紧裤腰带,过着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