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高原夏菜;无人机直播(6/11)
车上不去,都是肩挑背杠,忙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说,效率还低。”
“那时候连卡车都少啊!”
“高科技效率太高了。”
“这无人机够牛,没想到机械化造林的年代这么快就来了。”
无人机参与治沙在各地都引起了反响,内蒙、宁夏、南北疆,各地的治沙队伍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无人机的好处肉眼可见,节省了人力,效率也更高,科技感满满啊!
社会上也不缺少赞扬的声音,看了一会儿,郭阳也感觉热血澎湃。
不过也有点问题,开心农场的公益林和沙海的梭梭林并没有区分开来。公益林除了必要的管护,是不会人工种肉苁蓉的。
这时的收益也远没有每亩3000元,不过这些都无伤大雅。
就这样上网冲浪了一个多小时,郭阳才看了看徐小雪发来的消息。
一连串的问号。
郭阳都想象得到那种场景,随后又想起徐小雪去年说的,“让种田这件事,在西北变得浪漫。”
西北的大多夏秋季才是盛开期,不过西南的稻田绣球倒是开了。
要不要让她去看看?
郭阳只犹豫了一瞬,就放弃了这个想法,麻烦!
等以后真出轰动效果了,在行业里当记者的徐小雪想不知道都难。
现在就当没这回事。
准备准备,该去四川了。
……
5月下旬的内蒙气温逐渐回升。
汽车在仅有的一条公路上行驶着,两边划过的是一望无际的褐黄色沙丘,仅有孤单的电线杆子陪伴着它。
一丛丛的沙蒿草、柽柳、绵刺、柠条、毛头刺、沙拐枣、沙冬青绽放出了绿意。
车上,汉和航空的总经理熊少丰看着窗外的风景喃喃说道。
“丰凯的无人机真有那么牛吗?听说他们的植保无人机也要商用了。”
“新闻都已经铺天盖地的报道了,想来没有假,但不亲自看一眼,总感觉还不现实。”
说话的是南京农机化所的易教授,大老远的来阿拉善,就为了亲身考察一下丰凯的无人机。
实在是难以置信,难以接受。
他们这头才开展植保无人机的研发不到半年,人家就直接拿出了成品的植保无人机。
失了先机啊!
“丰凯能做,农机所也能做。”小年轻段谦仍不服输的说道,“多旋翼无人机,想想也难以成为主流。”
熊少丰和易教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