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从田间到餐桌(4/9)
“华夏大豆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这对国民是不小的冲击。
遥想一年前,由天玉1号引发的转基因风波,传导到孟山都转基因大豆种子。
最后是坚守非转基因大豆的九三粮油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那时,很多的家庭主妇将食用油的希望放在九三粮油身上。
堪称民族之光!
没想到,短短一年,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就叛变了。
但其每加工一吨国产大豆,亏损600元的说法,也让很多人吁虚。
也有记者深入东北调查。
在黑省大豆之乡阿城xian的一位农户家里,去年收获的4000斤大豆还一直没有卖出去。
村民说:“每斤大豆的种植成本起码 />
实际上,由于豆价低卖不出去,村民家家户户的角落都堆满了大豆,村里很多村民储藏的大豆比他家还多。
面对来势汹汹的进口大豆,最直接的受害者还属豆农。
因此,村里的人察觉到种大豆没啥出路,种大豆的积极性一年不如一年。
类似的采访在社会上很有传播的热度,这就导致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同时千疮百孔的大豆产业也直接展现在了国人的面前。
“谁来拯救国内大豆产业?”
“能再给庄炳昌教授几年时间,国家说不定会更有话语权。”
“唉,这种级别的教授,怎么会出意外呢?”
社会各界关于大豆的讨论越来越激烈,阴谋论也甚嚣尘上,同时隐忧也越来越多。
谁来拯救国产大豆?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心声。
而就在这时,嘉禾集团以迅猛的手段开始在粮食加工领域进行布局。
六月初,嘉禾粮油集团公司成立。
接下来一个月,嘉禾相继在苏省、黑省各投资10亿元建立粮食加工厂,涵盖大豆、玉米、水稻,甚至生物质能也在规划设计内。
并与粤省富之源油脂厂、辽省华良油脂公司、闽省章州油脂厂商谈并购事宜,并迅速落地。
川省、疆省以及中部地区的投资项目也迅速的进入了考察之中。
同时,嘉禾在综合分析国内大豆产区布局的基础上,先后在西北、东北、黄淮海、西南立项数个典型的高油高产大豆种植基地,以替代部分进口。
如果全部投资要实现落地,基础投资就超过了60亿元!
…
晚上九点。
晚霞将天空染成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