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回 小松演说风流案(3/4)
的鼎鼎大名就飞扬四海了。
贝太史自从被选了庶常,相当于现代的博士后,也做了一任主考,不知怎么的,有关他的不利传闻就日渐沸腾,名声一天比一天狼籍,都说他出卖举人。这些热议传入京都,就被一个御史参了一本。
那些京官儿都是些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碟的主儿。如果他后台杠杠滴,老爹或者什么七大姑八大姨是那势焰薰天、权威炙手的人,任凭他怎么卖官受贿、徇私枉法,这些京官儿都会睁一眼闭一眼,袖手旁观,不敢去动他。
而如今,就有一个率先吃螃蟹的人,大着胆子参了他一本。不过这时,那些大臣也还是没人跟风,都在观察捅的是马蜂窝,还是苍蝇窝,也都在窥测上意,要是皇上看了御史的参本震怒起来,免不得要传旨查办,这时才是这些鸡贼的大臣出手的最佳时机,以显示他们和皇帝同仇敌忾,显示他们正能量满满,坚决与不良风气做斗争。
这位贝太史就吃了这个苦头,那些鸡贼的大臣发现这不过是个苍蝇窝,便纷纷上折子,义正言辞,狠狠批斗,终于把皇上惹恼了,这时已经不是查办,而是严办了,便将原折子发给浙江巡抚,责其认真严办。
这位余中堂知道了这件事儿,虽然心上恨女婿不争气,做便做了,居然没擦干净尾巴根儿,留下一大堆麻烦,不仅削了他的颜面,还要让他浪费很多的人情,但是看在女儿的份儿上,余中堂不得不管。
这科场收受贿赂的事儿,闹出来不是玩儿的,就是从轻办理,也要问一个充军的罪。
余中堂多方奔走,上下打点,左右周旋,这才把这一桩天字第一号的风波给平了下来。浙江巡抚上了一个折子,替贝太史竭力辩护,无非就是查无实据、合无仰恳天恩、免其议处的这些话。
这个折子到了军机,又有余中堂在里头照应着,最终方得从轻发落,把贝太史定了一个削官遣送回原籍的处分。
贝太史回到苏州,刚进家门,就被这位夫人指着鼻子痛骂了一顿。
“你这不要脸的东西,怎么竟敢这么大胆,连举人也敢卖!若不是我父亲在京城竭尽全力的帮你打点,只怕你这个狗头早就滚下来了。像你这样不争气的人要真的是被砍了,让我做个寡妇,到也干净,省得你在我面前碍眼!”
把这位贝太史骂得狗血淋头,满心惶恐,低着头屏息而立,连哼都不敢哼一声。
贝夫人骂了半天,见他不敢开口,气也就消了几分,到了晚间,贝太史少不得要奴颜婢膝,陪着无数的小心,方才哄得夫人欢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