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后路(2/6)
、郁闷、不满的侍卫变成了依然不满现状还对朝廷很不屑的一州之牧。他的眼神依旧锐利、有时甚至锋芒毕露。现在看起来,随着他成为地方长官后,那能够洞悉心灵的目光收敛了很多,甚至变成了深渊。然而不变的是,赵策依然那么坚定,对他不关心的世间大多数事物一脸漠然,还是将一副大学士或者得道仙人的表情挂在脸上。但公主还是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仍然可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就是随着从平民白衣变成华服官员后,赵策看上去变得更英俊更有气度了一些。
“真的是好久不见啊。”赵策语义深长地说。公主明白赵策表达的全部用意,俏皮地打了赵策一下。赵策再看公主一眼时,后者的双眸已全是眼泪。
公主询问赵策这些年来的经历,赵策就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公主被赵策各种各样的经历所吸引。她非常高兴自己的好友大难不死,还获得了步步高升。现在又与自己重新相见。赵策则替公主的种种境况感到担忧。两位好友叙旧欢谈结束后,赵策便向曹妙银询问禁军离开钜京的缘由。
曹妙银告诉他,早在伊邪泉车弑父叛乱的同时,大虞的西部也发生了羌人诸部叛乱。这就打乱了司徒闻人昌(仲佩)调陇右军入京“南下讨伐章武国”的计划。作为干扰对手的手段,闻人昌便以镇压天道教的名义让太尉鲁献派兵讨伐天道教。鲁献为了不使手中的兵力流失便决定亲自率军讨伐天道教。条件是将西园军也并入麾下。双方都接受了这样的交易。但闻人昌不知道的是,公主带着传国玉玺也趁机混入军中离开了钜京,鲁献就等着闻人氏一旦表现出不轨举动,太尉便向车骑将军杨信等实力将领、诸侯发布檄文,好与诸军合力杀回钜京。
赵策觉得太尉的计划有些奇怪,便直接求见鲁献(汉和)询问他这么做的原因。
“你不应该来这里。”这是太尉鲁献在见到赵策后告诉他的第一句话。
“匈奴、鲜卑将联合南侵河北。”赵策回答。
“这件事一定会让闻人司徒有更充分的理由调走我们这些禁军。”鲁献的语气绝决,几乎不给人再次说话的机会。
赵策:“既然禁军不想受司徒差使,那为什么不直接拒绝,或者以武力胁迫罢免司徒?我听说‘宪台[3]’仍倒向孙室,只要‘宪台’发起调查,弹劾。”
鲁献:“滕州牧不要因为朝廷调遣而将个人感情混入政事当中。闻人司徒是堂堂‘三公’。朝廷重臣。名望响彻天下。岂像你想象得如此简单?”
赵策:“既然闻人司徒是良宰名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