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故布疑阵(3/5)
,贺宏欣然问道:“听说州牧刚刚召开了一场军议,城内什长以上的将官悉数出席,可是有什么事吗?”
听到这话,王政微微摇晃着手端地酒杯,笑了笑道:“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本将今日在城上看了许久,又问过周县丞,发现孙策军围城这十多日来,嘿...攻势未免太过柔和了。”
柔和?
贺宏闻言一怔,思索了会,突然哈哈大笑道:“想必这是敌军久攻不下,发现我城中军民一心,更有公瑾指挥有方,心知难已致胜,便生退军之心,却又因孙策将令未下,欲退而不得退,陷入两难之境,方有此等表现。”
听到贺宏这话,王政还没什么反应,一旁的周瑜握杯的手却是微微一颤,旋即抬头微微瞥了一眼贺宏,眼神有些古怪。
跟一个不通军务却爱纸上谈兵的上官共事,很辛苦吧?
一旁的王政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不由暗自谑笑,表面上却是不露神色,只是干咳一声道:“贺宏所言...嘿,倒也有可能,不过本将却有另外一个猜测。”
迎着贺宏询问的目光,王政道:“贺公博闻强记,当知伊阙之战吧?”
贺宏闻言点了点头,道:“西秦武安君的成名之战,吾自有所闻,此战中他带领秦军突袭强行,连拔五城,斩首韩魏两军二十余万,更将魏国大将公孙喜俘虏,当真功彪史册矣!”
这时一旁的周瑜神光烁闪,突然插口一句:“其实伊阙之战最大的战果,却是当年兵圣吴起一手创立的魏武卒,最后仅剩的八千人马也在此役被白起诛灭,片甲不留。”
“一饮一啄,皆有定数。”王政道:‘当年正是因为吴起带着魏武卒在阴晋一战灭五十万秦军,方才因此引发“诸侯卑秦”,这才导致五年后秦**方发动兵变,废秦出子迎立秦献公嬴师隰为秦君。’
“是啊。”
周瑜感慨道:“随后秦献公之孙秦孝公重用卫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自此国力日强,明主名将层出不穷,更因为魏武卒带来的惨败,知耻而后勇,方有秦锐士的横空出世,随后更在司马错和白起的带领下,将曾经的强敌魏武卒先败后灭!”
“荀子《议兵》有言: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贺宏亦附和道:“不过州牧今日说起伊阙之战,却是为何?”
“伊阙之战所在的山谷地势险要,又有韩军做屏障,只要韩人不倒戈就难以被正面突破,所以当时的魏国主将公孙喜便认为魏军的主力十分安全,却不知武安君派兵佯攻伊阙塞,故意在后阵制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