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太史慈(2/6)
若按常理来论,太史慈这时前来投效,可谓正当其时也,必有用武之地!
结果刘繇因为麾下幕僚许子将对太史慈的评价不高,却在别人举荐太史慈时说道:“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
随后竟然只令太史慈做一个侦视军情的哨骑长!
或许是这番神操作连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为免太明珠暗投,随后因缘巧合之下,太史慈带一骑小卒巡视周遭时,于神亭偶遇孙策。
当时孙策共有十三从骑,皆是黄盖、韩当、宋谦等勇勐之士,太史慈却是毫不畏惧,上前相斗,正与孙策对战。孙策刺向太史慈的座下马而揽得太史慈系的颈后手戟,与此同时,太史慈亦抢得孙策的头盔。直至两家军队并至神亭,二人才罢战解散。
这一场打下来,太史慈万夫不当之勇的名声是真正坐实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下刘繇总该重用他了吧?
结果...
太史慈倒的确是从一个哨骑长升成了骑都尉,只是刘繇却安排其去了丹阳西面的芜湖镇守,而非真正面对吴郡的防线主力东面,不过错有错着,谁也想不到建安元年孙策真正发起的攻势,却恰恰是在丹阳的西面。
当陈普率军一路攻城拔寨连克宛陵、溧阳之时,可谓是势若破竹,意气风发,谁都想不到他会在芜湖城下吃到了一记当头棒喝!
箭戟双绝的太史慈亲自主演了一出铁锁横江的绝妙好戏,不仅让孙策军的浩荡之势戛然而止,更是把敌将陈普一箭射的重伤濒危,险些一命呜呼。
当然,战争的天平终究不可能因为一人之力而彻底扭转,所以即便被芜湖众将奉若神明一般,太史慈却是毫无半点骄矜之情。
顾盼左右,他实在没有这个心情自得啊。
芜湖乃是丹阳重镇,本是有着两个都尉,共击十五个都伯,另一个都尉在太史慈初来乍到不久便被彻底折服甘做副手,却在孙策军攻城第一日便不幸战死。
而这些时日以来,参加军议的面孔亦是每日在变!
前天来参加军议的新面孔有四个,昨天有七个,到了今天...却已是有十一个了!
昨日夜袭敌人军营,固然算是一场辉煌的大捷,可芜湖军付出的代价也堪称惨重,没来的老面孔,显然已然阵亡。换上的新面孔,有的本为副都伯,有的原本仅仅是个什长。因为本队的都伯、副都伯接连阵亡,因此火线提拔,充任其职。
单从军官的损失率,便大致可以推算出士卒的伤亡。
想到这里,太史慈的心情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