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福山落脚(3/5)
的痕迹,土地板结,无人耕种,只是偶尔点点的褐红色血迹,显示着这里不久前曾经发生过血腥的厮杀。
南墙外因为有夹河水源灌溉,到处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色,收成应该还不错的,只是这些麦子明显偏矮,更远处还有一些高粱地,高粱秸秆在随风摇摆。张鹿安想看见的红薯地却是怎么也找不到,更别说土豆了。
东门外是河流,是三门当中最为热闹的地方,因为水运方便,这里有水运码头,各种物资都可以通过水运送到城墙边。
张鹿安经过这一路的用脚丈量,发现福山城不大,满打满算,估摸着大概绕一圈走了三十多分钟,一面墙长度要走一千步,大概有六到七百米左右。
转了一圈,从东关城墙上顺着关厢楼梯走下去,正好碰到了百户刘师吉,这是个笑声爽朗,肩膀宽阔的强壮如牛的山东大汉。
张鹿安之前曾经在县衙见过他。刘百户还是属于卫所兵系统的,百户下面有小旗、总旗,上面有千户、卫指挥使、都指挥使和五军都督府。百户只是一种基层军官,相当于今天的连长之类,并不算高官。
而营兵系统的军官设置则是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和总兵。
第一次福山保卫战的时候,刘师吉立有大功,搞不懂为何现在还是百户衔。
张鹿安满脸笑容,连忙走上去弯腰作福行礼道“见过刘将军”。
“你这个小家伙,讲的是甚来。可不兴这么叫,会挨揍的。以后只能喊刘叔,别的什么都不能叫,你可知道来?不然看俺不把你的耳朵给扭下来”。说着作势要拧。
“明白了”张鹿安边喊边带着两个跟班逃之夭夭,后面笑声一片。
三人从东门关厢落荒而逃后,先来到了东门外。
东门外是各种卖鱼的摊位,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虽然渔民捕鱼生活特别危险和辛苦,可是鱼的价格还是不贵的。张鹿安买了八条大鱿鱼、两条“白胖子”鲳鱼和三条黄花鱼,竟然才花了150文钱。比所有的肉类都便宜。张鹿安还想买点海带熬汤喝,可是问了所有的鱼贩,边说边比划,竟然都没有人知道有这个东西。只好作罢。
张鹿安不知道的是我国本来就没有海带,海带原产地应该是日本北海道那块,民国时候才传入我国的。
张鹿安对张捡说道,瞅瞅,今天跟着少爷我学学如何买菜。
东西当然不会自己拎的,都交给了阴六和张捡,反正他们俩特别强壮,不用白不用。
逛完了鱼市,张鹿安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