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救援桐城(2/3)
“如此一来,安庆右营将会直面革里眼一军啊……”
“乙将军不必担心,安庆右营的人马比你我加起来都多。”江应龙笑呵呵地说道。
“哈哈,也是,张游击,你真的觉得可行?”乙邦才再次确认道。
“乙将军,请放心,鹿安一定全力以赴。”
两军再次分兵以后,开始分头进击,乙邦才和江应龙直接从陆路进攻桐城外的贺锦布置的阵地,双方你来我往,进行了惨烈的厮杀,一时半回胜负未分。
张鹿安一路则是派遣了大量的探马,对革里眼贺一龙的部署进行了实地了解,发现贺一龙果然把主力人马部署在破岗湖与下枞阳之间的区域,沿江一带几乎都被革里眼所部占领,革军的大本营就设立在上枞阳。
张鹿安因此下令让禄青山,带领三千辅兵,另外配属崔三棱率领的右翼部,直接进攻破岗湖正面的流寇大营。右翼部的千总廖广德等人受伤,余部补充了新兵以后,暂时由崔三棱负责,因为新兵太多,所以作为二线部队使用。
张鹿安、令狐云湘则率领战兵营乘坐孟大江的水师船只,沿着长江的南岸行船,革里眼为了阻挡明军水师的进攻,把码头栈桥全部拆除,并在浅水道打入了大量木桩。
这一情况,利用望远镜可以看到的非常仔细。安庆右营便在当日傍晚时分,先以水师把总孟大江亲自指挥水师,横江直攻浮山港,然后利用潮汐作用(浮山港背靠巨大的白荡湖,经常会有江水倒灌情形,附近其他的地方的潮汐影响很小,更多的潮汐影响江段主要在下游宽阔地带),使用小船竖列排列,水师将士一面扛着盾牌遮挡漫天蔽日的箭雨,一面将小船用木板连接到一起,并用铁钉固定住,逐渐打起了一座简易的栈桥。
后由副千总蔡乃慜率领姚来贺和贾得龙二将,迅速跟进,通过栈桥迅速向纵深进攻,扩大了码头阵地。
接着就是杨赤木、廖自忠和张华等将率领所部人马迅速登岸,廖自忠在左,张华率部在右,沿着白荡河向北,一路横扫,逐渐解除了革里眼布置在河流两边的据点带来的威胁。
孟大江则趁机组织船只载着其余将士冲入白荡湖,然后一路向北,很快突破革里眼安排的十几艘小舢板组成的封锁线,直接赶到浮山脚下。
早有夜不收将军情立刻报告给革里眼,革里眼贺一龙见安庆右营这么快就突破了自己设置的防线,心里有些打鼓,但是听说主将张鹿安也一同返回浮山,有人看到浮山上飘起了“张”字将旗,革里眼又来劲了,希望一战彻底打垮安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