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超越时代的眼光(2/3)
“好了,顾哲,你继续吧,给我们具体演示一下,这个系统,都有哪些功能。”
顾哲敲击键盘,侃侃而谈。
简单来说,现在的电影院,还是以前十分传统的类似于餐厅的点单模式。
观众们想看某场电影,必须线下来到电影院,昂这头,仔仔细细地看完当天的排片表,然后再排长长的队列,找销售员买对应的票。
如果要买爆米花饮品什么的,这个过程,还会被拉的更长。
看一场电影下来,经常是电影不到两小时,人却来来回回在电影院里折腾了三四个小时。
并且,由于过度依靠人力,经常会出现大量人员集中在大厅中的情况,人流十分闭塞,进一步影响了体验。
除此之外,一旦进入旺季,观影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人手不够的情况。
工作人员难免犯错,出现各种各样的混乱,都是常有的事情。
除了售票和检票方面,另一个当年不少影院存在的问题,就是排片问题。
排片受到片方要求、观众反馈、场次、观影厅大小、时间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是影院的重中之重。
可以说,一家影院的生意好不好,排片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后世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几天之后的排片,就是因为,现在的排片,几乎都是电脑算法经过精密计算之后,完成的排片。
本质上,这种排片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在里面,但是非常复杂,要找到最优解,要经过太多的计算。
而恰好,对于计算机来说,最不怕的,就是运算。
顾哲的这个程序,虽然在很多地方还不算完善,但也实现了一些基本的功能。
最主要的是,这超前的眼光,已经完全可以体现出来了。
在展示完大概的用途之后,顾哲又补充总结道:
“如今,算法和程序能做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多了,这是科技的力量,也是人类智慧的力量。”
“科技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推动和解放生产力。原本繁琐又消耗人力的事情,交给不会出错、不会疲劳的算法来做,解放出来的人,投入到更有创造力、更有价值的生产生活中去,这就是程序存在的意义。”
说完,教室中安静了良久。
哪怕大部分人作为学生,眼光有着局限性,也能看得出来,顾哲所做的东西,似乎是超越时代的。
并且,这种超前,并不是从马车一步跨越到火箭的那种夸张又不切实际的超前,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