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又一条财路(2/3)
我懂了,你要买他们的产品,通过咱们的渠道销售出去。”
“对,现在它们的产品滞销,已经到了摆地摊的地步。我可以用很低的价格,把它们的产品买过来,然后咱们试着销往全国各地。”
“以低价杀出一条道路?”
“是的。我考察过上海的几个市场,同样的产品,正品的价格,是次品的三五倍。咱们以次品的价格进货,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行,那咱们就试试看。”
陈扬在上海没待多久。
这趟上海之行,除了生意,主要还是转移资金,将存在上海银行的钱,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随时调用。
那时候做生意,最麻烦的就是资金调动。
开支票,发汇票,那都是正规企业才能做的。
像陈扬这样的个体户,把一笔巨款从这地转到那地,简直比登天还难。
存在上海这边的钱,暂时只能把存折带回家去。
于解放给的五万块钱,陈扬连叶菁也没告诉,那个旅行包就扔放在床底下。
这次回家,这五万块要带回去。
陈扬的带款方式堪称一绝。
五万块,一张十块的面额,摞起来就是一砣。
陈扬找来两条麻袋,一个塑料袋,还买来一些旧书。
先将钱从旅行包里拿出,放在塑料袋里。
再把装满钱的塑料袋,塞进麻袋里面,麻袋再套麻袋。
麻袋很大,还有空隙,陈扬就把旧书塞进去,直到麻袋被塞满。
装满了,再用细铁丝把麻袋口扎紧。
钱和书以及麻袋,重量足有一百二十斤。
从上海乘船到路桥街,整麻袋的钱随便放,没人知道麻袋里装着的是钱。
到了路桥街,陈扬去王光荣家取自行车,就把整麻袋钱存放在王光荣家,就放在饭馆的服务台下。
陈扬先在附近的小旅馆登记了一个房间,美美的睡上两个小时,然后推着自行车出门。
在小饭馆吃了午饭,已是午后一点多。
陈扬骑着自行车,来到一条名叫牛轭的小街。
牛轭街其实不长,只有百十来米长,宽也只有两三米,三辆手拉车就能把街面挤满。
这条老街,在路桥并不起眼,可陈扬却最重视这里。
牛轭街两面,有五十几家街面店,它们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店主都是企业,二是卖的全是各种布料。
也不是什么大企业,都是各县的集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