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既是学员 也是老师(1/3)
童老贵正是来找陈扬谈“合作”的。
所谓的合作,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互相投对方的票,陈扬和童小龙。
也就是说,你掌握一些绝对可靠的票,我也掌握一些绝对可靠的票,双方保证各自绝对可靠的票都投给对方。
陈扬和童老贵出自同一个生产小队,小队里不少社员,与双方的关系都不错,这部分人可以暂时不管。
童老贵在童姓村民里颇有威望,至少有上百人,他能做到一呼百应。
通过这上百人,还能影响至少五十人。
童老贵告诉陈扬,他能保证,有一百五十人会听他的话。
对一个村民小组长来说,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陈扬的情况比较复杂,或者说票源非常广泛。
首先,陈扬爷爷的面子,他有一些老哥哥,关系没得说。
其次,大妹的人脉关系,她有一大帮小姐妹。
还有,陈家的叔伯兄弟,算起来关系密切的,至少十几户四五十人。
此外,父亲有几个朋友,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而陈扬最大的人脉资源,是他自己这两年多来,有意无意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是陈扬的发小及其家人和亲朋,粗算一下,少说也有五六十。
另一方面,也是陈扬的最大依靠,是他通过放贷建立起来的关系网。
至少有一百人向陈扬借过钱,即使按一半计算也有五十人。这五十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和亲朋好友,少说也有三百人。
这三百人按一半计算,也是一百五十人。
童老贵说,陈扬要是全发动起来,四百票打底。
陈扬没有这么乐观,他心里的底数是三百。
如果再把童老贵的一百五十拉过来,加在一起,腰杆就硬了。
其实,这种纸上谈兵,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最多就是一种心理安慰和自我鼓励。
再说了,离明年初的正式选举还早着呢。
陈扬决定参加学习培训。
生意不能中断,陈扬跑到邮电所,给上海打了一个长途。
老板娘叶菁让陈扬放心,这一个月她顶着,让陈扬安心的把家里的事办好。
因为整个公社的改制属于试点,所以学习培训班没放在别的地方,就设在公社的后院。
公社的后院,新起了一道围墙,地也抹平了,草也除掉了。
上面搭了塑料棚,用来遮阳挡雨。
西面的墙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