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公审(二)(2/3)
帝赶走了三人也就只能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皇甫玉林向上官饶超询问:“上官大人,关于审理的事情是否准备好了?”
“皇甫大人放心,证据,治安等工作我已经准备好了,其它的这一两个月后也可以全部准备好。”上官饶超回道。
“好的,一切就靠上官大人了。”皇甫玉林说完转身离开。
皇甫玉林离开皇宫后,直接就回了家,他这几天很累了,不是处理各种政事,就要看各种案卷。
“你回来了。”班文见皇甫玉林回来了便说道。
“嗯?你什么时候来的?”皇甫玉林看到班文在自己家里疑惑的问道。
“今天上午,见你没有在家我也就在这里等了。”斑文说道。
“这几天都很忙,关于**的事情有很多事。”皇甫玉林向斑文诉苦道。
“那现在就好好休息休息吧。”斑文说道。
两个月后,12月1日这天天气晴朗,万里天云,临安天下广场站满了人,人山人海,估计有万余人,大家都等着公审的开始。
终于正午午时,皇甫玉林当着所有人的面宣读:“奉陛下诏令,由本官和上官大人以及李大人(刑部尚书)共同对这次贪污**的官员进行审理,现在审理正式开始,带犯人上来。”
“太好了!圣上圣明!”底下的百姓们欢呼雀跃着。
这场审理一直持续了三天,一共审理了三十多名官员,罪行由死刑到流放各种不等。
这次公审被东宋民众视为上天对这些官员的彻底惩罚,皇帝赵晋鹏的声望一下子提高,甚至高过了父亲赵文海,一直到未来人们都认为他是明君,堪比尧舜。
这件事情后,在赵晋鹏的支持下,明卫的职能逐渐向追查官员**的职能转变,在不久之后,赵晋鹏正式将明卫改名为廉政司,专门负责对官员存在的**行为进行严格打击,当然由于人力,财力等问题,廉政司只暂时在中央行省等地进行反腐工作。
公元1395年,东宋开始进行第一次大型的人口普,并且赵晋鹏下令:这次不需要考证家谱,不用证明自己祖上是宋朝移民,因为很多人在百年多的时间里家谱早都混乱或遗失了,在加上地方是实行的混合居住的行形,早就融合了,根本无法区分了,所以东宋朝廷之前就觉得,为什么在这种物产丰富的地方鼓励生育,百年了东宋人囗怎么还是只有几百万?
于是赵晋鹏直接下令,现在只要会说汉语,写汉字,并且被完全同化的当地人都算宋朝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