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雨知时(2/2)
之深知何为君子之道。既以此推,子觉自幼与其兄长同息同止,同承庭训,我想,二人也是一脉相承。荀惟明更不必说,‘惟明光风可鉴月’,如今不少人以为荀氏已宝押东宫,其中虚实,预不敢妄言,但论迹不论心,王田案中,惟明兄也算是愿为生民立命之人了。”
顾预每回喊萧雾月“应雨兄”,永清都感觉有点怪异——毕竟萧雾月比永清大不了多少。
回头看萧雾月,她的瞳仁中永远是烟水朦胧,教人看不到底的真意。
但至少,如今在表面,她有一丝哀色。
顾预在她面前这般夸赞差点成了她夫婿的郑函。
多少也教她心生怅然。
君子么
若是论迹不论心,那早登泉台的郑大公子确实可以算是仁义君子了。
但他家里作的法,可有些叫人下头。
永清悄然隔着袖子握了握她的手,以示安慰。
怎知有一双眼睛也瞥到了小景一角,但他不动声色地移了过去,并不波澜。
“先生的意思是。”永清开口,“此二人,皆可托。”
“是。”顾预点头。
其实永清之前也是这般想,但雾月多有几层考虑,也教她绕了些心眼。
“那不如先生去前厅与他们相见,也教他们放下心来。”永清道。
顾预神色犹豫,似有一分心动。
他知道不应当这样做,如今情境困顿,若多一个人知道他尚在京中,必定多增一层危险。
但困顿多日,终于有外界的消息告诉他,世间还有另外几人相信他的清白——
“不行。”
身畔青袍却有不同的意见。
萧雾月笼手袖中,显得比寻常男子稍微瘦削的背脊挺拔如松:“他们二人对顾先生未必恶意,但世家子弟盘根错节,恐怕即便是一个无意的风声,也会为公主和先生招致灾祸。”
这本当应是当头一棒,顾预却神色一松,拱手谢道:“多谢应雨兄点醒。”
萧雾月看了顾预一眼,不免觉得此人颇能忍性。
回到前厅,萧雾月敛了气性,不与郑学一般置气,但刚送走荀郑二人,燕阙宫中便来下诏,使永清公主入宫。
“鸿门宴”萧雾月莞尔一笑。
“又是。”永清淡淡吩咐苏苏去打发了那谒者。
萧雾月却制止:“以前你避而不见,是为自保,如此三推四却,如今也到了主动出击的时候了。更何况——”她眼珠一转,“这不有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