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河上公(2/4)
顾预正在院中看书。
王美人的人参硬生生吊了他半条命回来,李长史身边的医师又精通外创之伤,调养数日,他的气色已渐渐转好。
顾预手中那卷书的木质陈旧,是她送给他的。
永清凑上前去,看见是《老子河上公章句》,不由玩笑道:“先生竟然倾慕道家,要养性修身了。”
“治国平天下已是无望了,”顾预也玩笑,却颇有点自嘲的意思,“只得修身。”
他这样平静坦然地接受被剥夺仕途的命运,倒叫永清生出难过。
“先生若有意,我可以托太子为先生在东宫谋职,”永清试图补救,但她略略一顿,“只是先生以后恐怕不能以真名行走于世了。”那个被誉为江东之璧的顾预,将会被乱党钦犯的印记覆去。
顾预放下手中木简,有些不解:“公主想将我卖与太子吗。”
永清坦诚:“我是怕先生不愿屈居幕后。”
“为太子宾客,不如为公主谋士。”顾预微微一笑,经此大病,他身形更见清癯,脸颊亦更瘦削,“更何况在下身无长物,公主救命之恩,也唯有用毕生所学偿还了。”
顾预心如赤子,永清得到这样的保证,却还是为他惋惜。
金桂在风里絮絮地落,开到此时,香气也浅近于无,永清手里一捧桂子,仍是淡香疏疏。
她问:“先生即是我的谋士,那我有疑问,随时皆可叨扰先生了”
顾预点头:“这是自然。”
不料,永清公主直接抛给他一个他最不想回答的问题:
“先生如何看待许侍中”
顾预胸腔起伏,西风吹落了他脸上平和的笑意。
让被迫害的顾预评价迫害他的许长歌,永清已经做好了听到一阵狂风暴雨的批判。
顾预却依然语气平静:“君子德如风,小人德如草,风行草偃,但在许侍中身上,则完全相反——虽然,他说不上君子,也实非小人,大抵因为他身出儒门,心向韩非,以儒门的标准评判他,恐怕难概全貌。侍中韬略经纬,只可惜,与奸佞合污,全然不在为人臣子的正道上。”
这话轻巧简单,未带控诉,却是鞭辟入里了。
他说罢,隐有犹疑,端详着永清的神色:“公主会不高兴吗”在那夜,他也察觉,并非是许长歌一味趁人之危,永清也有些情不自禁。
“怎么会”永清一出口,突然明白他在顾忌什么,直摇头,“先生不必顾虑,我与许侍中,实非良配。如今他又与刘梁勾结,仿佛是悬了一把刀在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