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惹尘埃(1/4)
“这倒新奇。林家终于开窍了。”董夫人浅浅一笑,“看来,这位小林侯,也不似看起来那般温良恭俭。”
会稽侯自武帝赐封以后,便世居江东,主要以击退流窜东南沿海的海贼为要,亦须配合湘阴侯联合镇压南方诸越不时的暴乱。但比起时常爱在朝京指指点点政事,还搅合了上一朝立储的湘阴侯来讲,会稽侯林氏是世世代代的安分守己,只是在朝贡的时候会显得抠抠索索一点。
如今的会稽侯林遐,更是颇有文儒之风,礼贤下士。老侯爷和夫人亡故后,他把三岁的幼弟林迩当儿子养大,在江东是人人皆称赞的孝悌典范。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蘧皇后若有所思,接过董夫人手中的文卷,注视良久,“温熹四十三年,倒是个好时候。西南兵败,宦祸掀翻,巫蛊席卷,长沙王夺嫡,朝内朝外一团乱,即便多疑如先帝,也注意不到他在朝中塞了人进来。他手倒是长,经营一个会稽不够,还伸到吴郡去了。看来顾预那篇文章,也不简单了。”
顾预这个名字,也曾在朝京似投石静水,激起一阵浪潮。
说来十分好笑,那篇《郡国潜弊论》递上长秋宫案头的时候,他尚且籍籍无名。
不知何时开始,京中将这篇文章的故事传得绘声绘色。说是什么,皇帝亲自到太学讲学,拟题试文于诸生,限时三个时辰,所有人都闷头苦写,唯独这位顾怀之半醉半醒,直至最后半个时辰,素缣仍是白净一张,被小黄门检举怒斥,而他不慌不忙,挥毫而就,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这样的举动自然吸引了皇帝,取来一看,却被其中毫不掩饰的犀利指责刺痛,当即撕碎,并敕令永不许启用此人。顾预偏又将整篇文章默写在太学屏风上,才被人传抄了下来,皇帝闻之大怒,严令禁止流传此文。
向来禁令,就是把寻常之物抛得奢侈珍奇。有了这分传奇色彩,这篇《郡国潜弊论》才风行朝京,被读书人争阅,都想看看什么样的文章能引得皇帝如此暴跳如雷。
他的文章倒是能配得上这个故事,倒未叫抄写的人失望。有人说他狂妄空洞,亦有人说他是真正碧血丹心,忧天下之忧。
但倒没有到振聋发聩,使得居于高位的世家心惊的程度。
蝼蚁跳梁,在萧司徒与郑鸿胪卿等人眼中,这样犀利的攻讦也不过是无力的诘责,不过隔靴搔痒,动摇不了他们一丝一毫。因着这样的坦然自若,甚至会对他的文采与勇气称赞几分。
正巧那段时间,郑学返京,大鸿胪卿带着儿子来见蘧皇后,她便随口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