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华夏远古史之二(1/4)
“是呀!”赵殿长下意识地摸了摸八字胡:“真正的历史是藏在人民心中,书本是写不出真正的历史,盘龙族收集的历史不是完全准确,没有统治江山社稷的考量,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待历史,所以要客观得多。”说着他走到另一个书架指着一本《史皇仓颉篇》说:“仓颉,男,其父系为伏羲氏,母系为史皇氏部落一位女首领,又称史皇仓颉。公元前四千六百六十六年,仓颉生于洛水衙邑。仓颉从小聪明好学,其母十分疼爱他。《通鉴外纪》记载: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史皇产而能书。这些记载,明确告诉人们:‘仓颉是天生的神童,一生下来什么都知道,所以才发明了文字。’其实,这只是古人对仓颉的一种盲目崇拜,后经历代文人、史学家炒作,仓颉便成为华夏文字发明始祖,实际上华夏的文字史早在仓颉以前数千年就已诞生。”
“那华夏的文字到底是谁创造的?”梁宇辰狐疑地问道。
赵殿长把双手背在后背,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造字是一项时间堆积起来的浩大工程,不可能非那一位个人就能完成。在《燧人葊兹氏》篇中就记载,在燧人晚期就出现一些简单的符号,经过近万年的演变,文字才有今天的规模。不过,仓颉的确是个极聪明的人,他根据洛书上的符号文字深入研究,吸纳从民间搜集来的部分图画文字,从而创立独特的象形文字,并以象形文字作为本族的正统文字。炎帝神农氏四任帝姜明听说此事后,十分恼火,认为他违逆祖宗大逆不道,遂派军队征讨。不服气的仓颉亲率本族迎战,击败炎帝神农氏。公元前四千六百三十七年,三十岁的仓颉继而率族众反击,一路东征攻占黄河以北部分地区,旋即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
“原来史皇仓颉还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之才呀!只可惜后人只把他当作一位秀才来看了。”陈祚荣摸摸八字胡,慢慢摇着头。
赵殿长也摇摇头,指着《仓颉二世》《仓颉三世》《仓颉四世》《仓颉五世》几本书:“其实史皇仓颉政权是远古五大角逐中原的六大政权之一。自仓颉称帝后帝位传至五任帝,经历一百多年,实力十分了得。到公元前四千五百二十八年,北方轩辕氏入侵仓颉氏的统治区域,仓颉五世被击败,率族人投降,旋即去帝号,并臣服于轩辕氏,史皇仓颉政权的融入,轩辕氏得以关键性的壮大,为下一步角逐中原打下良好的基础。后来,轩辕氏建立黄帝政权后,封仓颉氏的后人为典史官,负责记录和整理历史典籍。”..
“殿长所说的六大政权是指……?”陈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