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一己之力开启大争之世(2/4)
情,布局果然是智瑶的强项。
周天子的表态改变了很多人的想法,其中包括智申又觉得可以吞并卫国了。
今天,智瑶来找孙武和司马穰苴就一件事情,希望他们可以前往卫国,负责接触卫国的贵族以及公族,不管是用什么方法让他们主动请求智氏接管。
“效彷侯氏?”司马穰苴问道。
的确是早有前例,并且对晋国来说还是成功桉例。
事情发生在郑国,子产推行变法导致郑国的非公族那些贵族人心惶惶,爆发了“五氏之乱”这么个历史事件。
那个“五氏之乱”讲起来非常复杂,笼统一点的讲就是利益受损者对子产变法的一次反抗,遭到外部势力的干涉,介于反抗成功又失败的一个桉例。
之所以是成功又失败,主要是属于郑国的土地变成了晋国所有,参与叛乱五氏却是灭亡。
智瑶寻思一下下,说道“我非子产,亦不类韩厥。”
这话的意思是,智氏不会吃独食,有智氏的好处,一众追随者的那一份不会忘记,更不会像韩厥那样提起裤子就翻脸不认人。
司马穰苴说道“穰苴携程武而往。”
程武是程朔的儿子,同时是智瑶培养出来的众人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一个。
孙武想了想,说道“智英、智林随武而往。”
这两人是智瑶五服之外的族人,同样是比较学有所成的其二。
总归来说,智瑶虽然很早就在培养人才,碍于没有成熟的教育体系,对于天赋方面的要求就有点高了。
他们主要是被教导识字,随后想学什么就看那一类的书籍,能不能悟出什么来考验自己的天份;或者是在后面跟在某人身边学习,能不能学到什么看眼力。
所以,搞什么专项培养,智氏并不是办不到。关键在于类似这种精英化的教育是针对继承人,暂时压根就没有其余人的份。
这样一看,智瑶干培养事业显得非常不专业,归纳起来就是在培养基层,再有几个天赋异禀的人突破知识障,能够成为中上层的骨干。
走了。
司马穰苴前往卫国的东部。
孙武则是前往卫国的西部。
他俩直接让卫国对半开,一人负责一边,相信很快就能传回好消息。
同时,程朔和子路分别带上部队也出发,他们将配合司马穰苴和孙武的行动,也是孙武和司马穰苴在劝说阶段的武力保障,一起精诚合作将智氏吞并卫国从计划变成实现。
在期间,智申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