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突发状况导致的窘境(3/4)
这一机会重新恢复对诸侯的影响力,谋图重新伸张霸权。
他们甚至连干涉理由都找好了。
“曹亡,亦是绝祀,确实应当伐宋。”智瑶先确认立场,随后又说道“然,伐宋必使其归吴。宋归吴,吴争霸中原有宋为盟,再无辎重之忧也。”
邾国虽然也是吴国的盟友,可是邾国国弱民寡,根本就没有能力对吴国争霸中原起到太大的帮助。
宋国不一样,他们的势力范围不小,人口和生产力也不差。
一旦宋国站到吴国那一边的话,等于是曾经的晋国为了跟楚国争霸争取到宋国的作用那般,甚至宋国对吴国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摆明了的事情,宋国从根上去灭掉曹国,他们为的就是统治曹国,还因为是殷商后裔更遭人忌惮,能不拿出拼命的架势来抵抗诸侯联军的讨伐吗?
必须要承认的是宋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差,他们一度单独扛住了高光时刻的楚国。
尽管宋国是劣势的一方,可他们就是顽强地扛住了兵锋正当锐利的楚国,好些战役还能打得有来有往。
那样还觉得宋国是个弱国,该是多么瞧不起楚国啊?
智瑶问道“诸家皆以为应当出兵?”
其实,智申本身也倾向于出兵的。
晋国打了五六年的内战,后面不是跟齐国打就是跟郑国打,刚刚又打了一场灭掉中山国的战争,连续的高烈度用兵,还想着明年继续?
智申简约地说道“机会难得。”
是吧?敌对状态的郑国都派来使节团,说明郑国有软化的迹象。
同时,有那么多国家派来使节团,好像晋国不用多么费劲就能重新成为带头老大哥的绝佳机会?
重新恢复霸业对晋国君臣是一种执念,认定那是自己的天命。
那么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了呗。
大家都认为应该出兵,智瑶不适合去唱反调,只是有些丑话还是应该说在前面。
“今下吴国锋芒正锐,宋国心怀搏命之志。大人需言告众家,不以全力出兵讨伐,胜败难料。”智瑶说道。
这一下智申有点被惊到了,问道“瑶如此看待?”
明摆着的事啊!
晋国虽然获得了对中山国的胜利,各个家族陷入疲软期却是不争的事实,不单单是部队的疲劳度太高,后勤物资上面也相对拮据。
智申当然愿意相信智瑶的判断,一时间对讨伐宋国心生迟疑。
智瑶说道“大人可与中军佐、上军将……,协商如何出兵,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