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晋江文学城(1/6)
这位见多识广的夜店经理人选择了从“喜好”下手,他决定和青年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顺水推舟和他聊起了乐队。
不成想,对方心水的乐队恰好也是自己中意的,之后他又提起很多偏冷门的歌,甚至一哼开头对方就能说出歌名,他发现青年竟然不仅扒谱子有一手,听过的歌多,知识面广,而且还能从专业的角度上说一些独到的赏析见解。
这太难得了,什么叫投缘,什么叫知己,乃至于完全忘记了把青年叫到办公室来“赶紧打发掉他”这个最初目的,老赵整个人都像年轻了十岁。
“其实吧,乐队散了太正常了,也没什么可丢人的,内地大部分组合都逃不过最终解散的下场,不管是摇滚,还是唱跳,一直发展下去做成殿堂级实在太难了,从情势来看也不现实,”赵光韧兴致高涨,笑着说,“比如我,念书那会儿也组过一支乐队,毕业就解散了,你猜叫什么?”
不等青年回答,赵光韧大笑:“红烧肉乐队!还参加过啤酒节咧,劳资正经是乐队主唱!”
容修笑容暖了几分:“……”
“除了硬摇重金,还擅长什么?”赵光韧问。
“布鲁斯,雷鬼,也做过英伦,”容修顿了顿,嘴角掠过一丝自嘲,“做过几首blaktal和psyhdli,后来被和谐了。”
赵光韧想了一会,叹气道:“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样的,风格更接近流行一点儿才会被大众接受,重金死亡什么的太小众,亏本赚吆喝罢了,黑金迷幻旋死什么的更是没门儿,网上咔的多严啊,有关部门把得紧,搞不好就栽了。”
听青年说从前做过几首歌,赵光韧面儿上称赞,私心里以为,充其量只是在诸如音乐原创网、直播网上唱着玩的,一点儿没当回事,“有机会听听你的作品”这个念头在他的脑中一闪而过,话到嘴边并没有说出口。
之后的时间里,赵光韧也没隐瞒店里的经营状况——经营不善这种事就摆在明面儿上,根本隐瞒不来,于是两人又聊了聊夜店一条街的目前发展情况。
“我们店里的那个乐队,就是单纯的流行,”赵光韧对他透露说,“连名儿也没有,成员都是兼职的,有一个是大学生,鼓手叫多宝,我堂弟,姓赵,家是卖手机的,现在他管乐队的事,他们都是我亲自招募的人,说是驻唱,其实就是玩票儿,临时搭个伙,早就该解散了。”
“解散?”容修迟疑片刻,“我不建议,livhus还是需要有一支驻唱乐队的。”
“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我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