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荐政敌(2/3)
想来对方也不会因为这么点儿无关痛痒的事,对他的家人下手。
肖录在知晓许相逢可能与黑袍人有联系时,就已经在想着怎么让许相逢吃个闷亏了,还要不至于彻底激怒他,以致引来大的报复。
眼下这个时机, 倒是正妙。
他已然是不可能从这条贼船上下来了, 但也不想这些胁迫自己的人过得太过舒心。
这大概也就是他唯一能做到的反抗了。
皇帝很是满意满意肖录的识趣, 说出口的话也就多了几分真心:“既然爱卿执意返乡,朕也就不好过多挽留。既然爱卿看好王京柯,属意其接替御史大夫之位,朕若是不应允,实在是太过不近人情。”
说罢,皇帝便抬首望向御史台御史的方向,提高了声音,道,“御史王京柯上前。”
王京柯上前拜倒在殿前。
“今日起,授王京柯御史大夫之职,往卿能秉持忠义之心,果敢直言,刚正不阿,带领御史台众御史监察百官德行,谏言朕之过失,莫要叫肖爱卿的一片苦心辜负。”
皇帝语重心长地训诫着。
王京柯再拜到地:“微臣定秉公恪职,决不辜负圣上厚爱,及肖大人一片栽培之心。”
“嗯,起来吧。”
皇帝满意地点头,又对肖录道,“肖爱卿也请起。还望肖爱卿在京之日,能好好多教导新任御史大夫。”
“老臣定倾囊相授。”
肖录应道。
皇帝很是满意,便也准了肖录回余淮的事,但说起余淮知县,皇帝却又转了口风:“只是游甫钰任余淮知县一事,朕仍觉不妥。”
“游甫钰为人端方,正如丞相所言,是有大才之人,只是做三县地方官”
“朝堂还离不开肖爱卿啊!”
皇帝亦是说得情真意切,好似真的舍不得肖录走一般。
肖录虽然不觉得自己是什么聪明绝顶的人物,但却也知道皇帝这时的挽留虽然听起来很真情实意,但心里恐怕已经想好了要谁来接手了。
王卫涛的儿子王京柯今年科考中举,跟游甫钰两个人,可是皇帝亲自点进御史台的,还一来就是能入朝参政的御史之职。
要说皇帝心里没有一点儿打算,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王京柯这人,跟游甫钰似乎不太对付。
皇帝恐怕也是因为这个,看在王卫涛的面子上,才把游甫钰下放的。
游甫钰跟柳溪元交好又是同乡,柳溪元得罪了许相逢……
肖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