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再请下放(2/3)
的赋税照常收取上来了。
至于西疆……
赋税就不指望了,别再往里面贴钱就不错了。
不得不说,虽然老晏家这么多年把西疆守得铁板一块,别人想插手难上加难,但当初晏家先祖决定与另四家一同合为武安的做法,也确实是缓解了西疆因为土地贫瘠不宜躬耕而带来的经济上的不足。
这些年西疆往朝廷交的赋税不多,但朝廷为了稳住西疆边境的安宁,倒是拨了不少粮款去建立西疆军队,支持西疆跟西戎打仗。
指望西疆赚钱是不可能的,但为了内陆的安宁,每年往西疆拨去的兵务开销确实不能断的。
到了后来战事频繁的那段时间,西疆基本就是全境免税的状态,全靠武安其他地区的赋税养活着。
另四家明知晏家先祖打的这个主意,却又不能不同意。
只因为晏家治下的军队因为常年与西戎对战,实力最为强悍。
若是他们都挡不住西戎的铁蹄,其余四家就算联合起来,也不够西戎铁骑看的。
只是让游甫钰去管理余淮、怀临、漳渝等县,搞外贸,搞钱……
皇帝想起游甫钰科考的策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公正刚直,想要他对那些商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一心搞钱,怕是有些难。
水至清则无鱼。
商场上抓得太干净了,钱也很难搞到手。
可若是为人没有底线,却又容易和商人同流合污,损伤朝廷的利益。
思及此,皇帝是视线又落到柳溪元身上。
在守着底线四面逢迎这一块儿上,新起之秀中,还得是他柳溪元啊!
正好他这次也跟老狐狸闹掰了,以老狐狸那点儿肚量,就算想之后再拉拢柳溪元,也定然不可能重用。
以柳溪元的脑子,不可能想不到这点儿事儿。
只是自己开口提这事儿,且不是显得自己在老狐狸和柳溪元的矛盾中,站了老狐狸的台?
这口要是开了,朝里那些墙头草,还不得更捧着老狐狸?
“游爱卿年纪尚轻,恐还需要些历练。”
皇帝琢磨着开口,却一时想不到,该以何种理由,恰到好处地让柳溪元去接这个肥差。
正在皇帝犹豫要怎么开口将游甫钰换成柳溪元的时候,却听肖录突然开口:“微臣愿自请下放余淮,辅佐新任知县治理好三县。”
对于肖录执意前往余淮一事,引得皇帝疑心又起,不免皱眉:“肖大人年事已高,还是莫要大动干戈地长途跋涉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