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2/4)
便在青龙湖边看到一个荒废的祠堂。
蒲帷有些忐忑,下了马,&nbp;动作缓慢地把马绑在一棵小树边。
他犹豫着,&nbp;举步想往祠堂走,&nbp;却抬不动脚。
有些想要转身返回……
有三人从祠堂中走出来,&nbp;其中两人是贾厚、何三春。
为首的中年男子气宇不凡,&nbp;蒲帷却未见过。
“蒲小郎君来了,&nbp;请进吧。”
“你是?”
“济南刘元振,&nbp;字仲举,&nbp;时年三十又六,&nbp;请蒲小郎君论序。”
听着这熟悉的读书人腔调,蒲帷放松不少,&nbp;回礼道“渠州蒲帷,字运筹,&nbp;时年二十又五。”
“运筹请。”刘元振笑道,“夜里不敢点火,&nbp;好在这祠堂破漏,有星月之光可借,&nbp;亦有自然之趣。”
蒲帷闻言,&nbp;心神又放松下来,在刘元振的引导下走进堂中。
“本以为蒙虏帐下,皆茹毛饮血之屠夫,未想到,&nbp;竟有仲举兄这样的文雅之士,可惜了……可惜了仲举兄之风采。”
刘元振微笑,&nbp;忽道“我父子欲归宋。”
蒲帷一愣。
刘元振神色关重,&nbp;继续道“条件简单,只需宋廷敢纳刘家,今夜我便劝说家父。”
蒲帷脸色泛起苦意,低下头。
他又想到了李瑕说的“那我们投降吧”那句玩笑话。
若说李瑕是开玩笑,刘元振这一句话,却深刻地刺到了蒲帷。
宋廷最怕的就是刘家这种军阀、地方武备,怎可能敢纳刘家?
刘元振笑了笑,&nbp;拿起一个软垫递给蒲帷,&nbp;自己就在满是尘土的地上坐下。
蒲帷不坐。
“运筹坐吧,先给你报个平安,&nbp;令尊一切安好。”
蒲帷听了,终是在那软垫上坐下,转头看向刘元振,&nbp;张口却未说话。
刘元振道“当时之情形,我略知一二。杨大渊归顺之后,先劝降了运山城,青居城也已被大汗拿下。如此,宋军嘉陵江防线全面告破。渠江大良城腹背受敌,粮道已断,不可能守住。”
“我明白……”
“令尊已为赵宋尽了最后一份力,臣节不亏。他护住妻儿、护住满城百姓,在我眼里,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
蒲帷闻言,身子一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