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改革(2/3)
参军打仗也是徭役。”
朱佑樘点了点头,算是终于搞清楚这四种赋税了。
冷若霜喝了口水,接着道:“而这四种税收,在唐朝以前,人头税是国家最重要的税收。例如,西汉初期口赋为120钱,那么五口之家则需要每年缴纳600钱。秦汉时期的粮价是每石30钱,那么一家每年需要上交20石粮食。这是什么概念,根据《食货志》等文献记载,秦汉时代“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五口之家占田百亩”,相当于口赋就占据了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这还是在轻傜薄赋的汉初。在王朝中后期,人头税会进一步提高,百姓的压力就会进一步加大,难怪许多百姓要么选择逃亡,要么选择造反。到唐朝后期,由于农民大量逃亡,均田制瓦解,土地兼并严重,传统的赋税制度无法维持了,于是唐朝开始推行两税法。两税法就是将所有的税收合并,分为夏秋两次征收。两税法降低了人丁税的征收数额,主要强调“按亩征税”,这时候土地税的重要性开始超过人头税,是咱们华夏税收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个两税法也一直沿用到现在。”
朱佑樘问道:“那嫂嫂觉得这个赋税制度应该怎么改了?”
冷若霜道:“其实赋税改革的方法并不难,历朝历代都有很多比较好的办法,只是这些办法,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将它们推行下去。所以办法是很多的,困难的是怎么强力推行下去。如果按照我的想法的话,首先人头税是必须要取消的,这种按照人头收税,富人穷人一起交,而且富人更有办法避税,穷人交的税比富人还多,明显不利于降低贫富差距。其次杂税和徭役也应该取消,如果需要修长城,修官道,修运河这样的大工程,可以由朝廷出钱雇人去修,这样可以让一部分穷人有饭吃。这四种税只需要保留土地税就够了,其他三种税全部加入土地税中,每年朝廷需要花多少钱,就平摊到全国各个有地的人身上。只要有地便交税,地多的多交税,地少的少交税,没有地的就不用交税。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的抑制土地兼并和贫富差距了。”
朱佑樘点了点头,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表示冷若霜说的很有道理。
冷若霜道:“如果能推行到这一步的话,就已经很好了,基本已经够用了,不过如果你还想再进一步的话,我还有一种更高明的阶梯收税法。”
朱佑樘心中一奇,问道:“什么叫阶梯收税法?”
冷若霜道:“这是我自创的一个名词,也是我自己的想法,具体是这样的,每人拥有的土地不是平均收税,而是依照土地的多少,按比例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