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少主之心(5/8)
罪,能安安心心过几天平安日子……你觉得这话在理吗?”
“我……我不知道。”赵福贵摇摇头。
“二弟啊……”徐东彬叹道:“其实我出了孙府之后便一直在想,其实,少主公这话……是真的在理的。”
“在理?”
“是啊,二弟,你还记得吗?当年咱们兄弟几个加入义军,反抗鞑子,我是最先跟着老主公的,然后便是三弟,再后来是你,还有恨元,他是从伍长一路提上来的,到了老主公身边,世成是从小卒做起的……咱们当年参加义军,是因为什么?”徐东彬盯着赵福贵。
“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没了活路呗,鞑子不把咱们中原汉人当人看,老百姓活得比狗都不如……不造反就没有活路……”赵福贵有些结巴。
“是啊,那你还记得,咱们参加义军,跟了主公,又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把鞑子赶出中原,让弟兄们都能有口饭吃。”赵福贵脱口而出。
“是啊,咱们抵抗蒙古鞑子,是因为他们不把咱们汉人当人看,是因为要把鞑子赶出中原,是为了让大家伙都能有口饭吃。”徐东彬点点头:“说到底,咱们当年也都是老百姓,咱们不但是要让咱们兄弟们有饭吃,还要想让所有像咱们兄弟们一样的千千万老百姓都有口饭吃。”
“是啊,那……”赵福贵有些迷糊:“这又有什么分别?”
“当年咱们跟着老主公,别的义军跟着朱元璋,又或是跟着张士诚,甚至于比咱们更早的红巾军,跟着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还有南边的方国珍,天下所有的义军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至正二十七年,宋濂曾替朱元璋起草《谕中原檄》,便提到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大家的志向都是一样的——为了这个目的,只不过打到最后,死的死合的合,最后只剩下朱元璋,张士诚和老主公这三人了……”
说到这里,徐东彬略略直起腰来,活动活动坐得有些发麻的腿:“大家都是这个目的,只不过打到最后,把蒙古鞑子赶出中原,无非就是朱元璋,张士诚和老主公三人,到底由谁来坐这个江山罢了……当年,老主公建了大汉朝,张士诚建了大周朝,最后都败在朱元璋手下,建起了大明朝,少主公有句话说得不错,这无非都是争天下,成王败寇而已,可无论怎么说,大汉也好,大周也好,现在的大明也好,都已算是赶跑了鞑子,都是咱们汉人的朝廷,占了中原——迟早还会把北边的草原也给占下来——无论怎么说,成败已定,中原受了数十年的战乱,四处烽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