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良品坊(3/5)
,后面因为涉嫌贪污、受贿、学术造假、利益输送,林子良不但被双开,还被判了刑。好像又过了半年还是一年,就自杀了。
不过李定安还真不知道镜瓷项目是他申请立项并负责的,而且还涉及学术造假和利益输送。
怪不得找不到相关文件,十有**是当初办案的时候被有关部门搜走了……
除了项目申报文件,还有部委纪监委的双开通告、法院的判决文书,以及之后他自杀的案情通报。
除此外,还有几篇论文,全是古瓷保护与修复相关,李定安还在上面找到了陈叔才和马献明的名字。
陈叔才是其中一篇的第二作者,马献明则排最后……中间还夹着三个名字,所以纯属是打酱油。
再看内容浅论变色釉瓷的光学原理。
看似是浅论,其实题目很大,内容包括各种釉瓷的基釉构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具体成份及着色比例。
以及工艺处理、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并化学变化,及成品在不同光源下的呈色。
而论文最后,又提到了变色釉的反射……李定安一眼就知道,这已经涉及到镜瓷的成项了。
不过只是浅浅的推导了一下,都还没有形成成体系的理论。
再看时间也能对得上,就是镜瓷项目申报的前几个月……应该就是这之后,林子良申请的课题。
可惜,研究了三年,不但没研究出个结果来,连人都没了。
暗暗感慨着,李定安又往后翻。越往后时间越早,最早的一篇据今已有十六年,应该是林子良刚到故宫时写的。
当看到具体内容时,他不由的眯起了眼睛古瓷釉面修复之三,弱酸洗碱釉,弱碱洗酸釉……
普通的学者乍一看,这是什么鬼理论,你这是修复还是破坏?
这么反着来,再好的东西也能洗成一团浆糊。
但李定安前两天才研究过完全可行,不过还要加其他东西,比如弱酸还要加小苏打再中和一下,洗过后立即要用核桃油保色。
换种说法,缉私局的那只青花盘,就是用这种方法做旧的。
好家伙,那伙人十有**就是从这里学到的,问题是别说国博,即便是林子良任职过所长的故宫,竟然也没有相关的成熟技术?
吕本之肯定不知道,等他调到故宫,已经是七年之后了。
马献明应该知道一点,即便他不知道,他老师陈叔才给林子良做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副手,想必了解过。
李定安想了想,直接打了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