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蒙古瓷只能提鞋(1/8)
《恭勤不倦》,是乾隆御宝?包括何安邦,吕本之,都使劲的回忆着,却死活想不起来。故宫里倒是有座倦勤斋,也是乾隆时所建,但并不记得有印玺的记载。也是因为留存的相关资料太少,而乾隆的印章又太多:除了这位,再没听过哪位皇帝的御宝有两三千方之多,而光是鉴赏字画用的,就有三百余方。要不然怎么叫盖章狂魔?哎……不对啊?杨丽川反应过来,看着马献明:“李老师当时是指着‘印鉴’给你说的?”“对?”“那你还说‘可能’,‘应该’,‘不出意外’?”“我倒是想说绝对,但也能认得才行!”马献明撇撇嘴,“除了章,上面全是满文,给你行不行?”“哦……对,还是从伱们故宫的资料库里查到的……嗯,李老师让方志杰搜出来的……”杨丽川顿时就红了脸,咬牙切齿的瞪着马献明。李定安连忙打岔:“是几张满文的戏词,为乾隆御鉴钦定的宫廷连台戏《昭代萧韶》,上面就盖着这枚章……当年寿安公主远嫁奈曼部,陪户中就有专演这出戏的戏班,我就想查查这批蒙古瓷是不是也融合了戏曲文化……”众人一怔,继而默然。满文的……那没事了!说实话,就连故宫里,精研满文的研究员也已不剩几个,堪称硕果仅存,一般的馆员不了解很正常。而稍一顿,杨丽川眼睛一亮,看着吕本之:“吕院,倦勤斋是不是就是乾隆专门修来听戏的?”“对,就是戏园子!”“我们暂时还没发现相关的印鉴记载,也没有与之相关的满文的戏曲资料,对吧?”“对……嗯?”吕本之眼睛一亮:之前确实没有,但现在呢?“定安,那几章戏词存放在哪?”“看索引,就在倦勤斋的相关目录里……”哈哈……又是新发现?等于又发现了一枚新的乾隆御宝,更填补了倦勤斋相关历史及清代戏曲文化空白。打个比方:满语的《杨家将》(清代宫廷大戏《昭代箫韶》就是由其改编)听过没有?没有吧……对考古界和文化界来说,这是妥妥的新课题,还是谁都抢不走的那种。吕本之“腾”的站了起来,“定安,这画别卖!”啊?稍愣了一下,该反应的都反应了过来。啧啧……既便这幅画真是仿的,但有了这枚新出世的印鉴,也铁铁的成了珍宝。更何况,乾隆御鉴之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