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英华 > 第九十八章 燃烧的花车(上)

第九十八章 燃烧的花车(上)(2/5)

目录
好书推荐: 你一个流氓,怎么混到警队里来了 快穿之是不是生的有点太多了 离婚后,绝色师姐缠上我 鲁路修:缔造新纪元 科普物理,教出一票法神? 揽腰缠吻,禁欲佛子疯魔失控 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 他的小姑娘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傅总,俩萌娃带着妈咪炸了财团

事非黑即白。我大明与蒙人打的仗还少么现下不也是开着互市。人要同时懂得,看过去,看当下,也看将来。”

郑海珠完全赞同。

她起身,走到绣绷的另一端,执起那幅凝聚了针针心血的刺绣长卷,细细检视。

这幅长卷,完全展开后,接近半丈。

澹黄色的细密绢底,像屏风一样被分为六个独立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幕场景恢宏、人物繁多的战役。

水战,有在海上的,有在内江的。

陆战,有在旷野的,有在城下的。

浪涛与舰船,强兵与悍将,旌旗猎猎,箭雨如蝗,矛钩对刺,近身肉搏。

画卷上,展示了松江府自嘉靖帝以来的数次抗倭战役。

从新场到四桥,从得胜港到淀山湖,从闵行到天妃宫。

丝线独有的立体性,带来更为强烈的明暗变化,比仇英等丹青大师的画笔,还要生动、细腻。

与真实的历史一样,这幅绣品所展现的战役,明军有输有赢,而倭寇也不尽然都是髡头的东瀛浪人强盗,敌船上从指挥到战兵,有许多梳着汉人发髻的男子,那多半是宁绍至福建一带的海商或者渔民。

嘉靖时的兵部侍郎郑晓早就记录过:大抵贼中,皆我华人,倭奴只十之一二。

这史诗题材绣品,韩希孟与郑海珠一共绣了两件。

一件,将悬挂于守宽学校北园的藏书楼正厅。

诗、画、绣品,当与好书一样,求的是一个“真”字。

不论是美学的真,科学的真,还是历史的真。不为谀附权贵与暴力,只为求真。这是郑海珠准备将一届届学生带到藏书楼下时,向孩子们说的话。

绣品的另一件,郑海珠则要从苏州钱庄兑出颜思齐给她的分红后,连银钱和绣品一道,带去近在迟尺的镇江,拜会尚在总兵任上的戚金,为这位戚继光的后人,奉上练兵嘉赏之资、纪念之礼。

她向韩希孟坦诚,自己不仅崇敬这些卫国将士,而且要为极有可能成为台海总兵的老乡哥哥颜思齐,尽量多结识镇守大明东部的武将们。

令郑海珠惊喜的是,韩希孟听了她的计划后,主动提出,要与顾寿潜一道去。

那真是对她莫大的支持。

毕竟,顾寿潜的祖父顾名世有京城文官的品阶,而顾寿潜已中了秀才。

对于戚金这样的武将来讲,与致仕官员的文士子孙交往,既安全,又十分有排面儿,加上金钱压阵,他没有理由不热情。

韩希孟,则除了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夫人今生不从善 炮灰姐妹对照组?看我癫飞全豪门 重生2004:独行文坛 降临漫威的七龙珠 华娱之一番为王 华娱从带资进组开始 诸天:每个世界随机一个关键词 百变马丁在美漫 老衲要还俗第二部 最高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