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报答(双更(4/8)
同志!反正这个好人好事,必须属于咱们北山路街道,这是咱们集体的荣誉!
事是什么事儿呢还是得从江敏芝见到家人来说。
当日乘警通知了江敏芝的家人,她妈一听说女儿在医院,带着她嫂子急急忙忙就赶了过去。
双方见面了解了一下情况,江妈满心感激,说:“那位蕙兰同志呢我们可要好好感谢感谢人家。”
结果一问,人家什么话也没留,已经离开了。
什么叫好人,这就叫好人,做好事不图报。
江妈更感动了,人家做好事不图报,他们更不能让好人吃亏,人家在火车上给她女儿买盒饭的钱还没还呢。
江家条件不错,江妈的亲爹是个老革命,江爸以前也是军人,后来转业,现在在市公安局任局长。
所以,江妈想查一下女儿的救命恩人还是很容易的,这么一查就查到了苏家,看到苏家的情况以及马蕙兰的处境。
跟着下乡的丈夫回来,公婆的工作一个给了大房,一个给了二房,就剩他们夫妻俩啥也没捞着。两个妯娌,一个有工作,一个是知青,都是城里人,只有她是乡下的,结婚十多年才第一次来婆家,不受婆家欢迎。
在江妈和江敏芝母女俩想象中,马蕙兰的形象就四个字:弱小、可怜。
刚生孩子没多久的江敏芝多愁善感,当时就眼泪汪汪地看着她妈,“蕙兰姐的日子肯定和我在张家老家一样。”
没错,经过那一场意外,江敏芝已经单方面地把蕙兰同志当成她蕙兰姐。
看了她妈查的资料,还认为她和蕙兰姐真是同病相怜。
江敏芝家庭条件好,在婆家的日子却也不好过。
她丈夫张连长有能力有本事也体贴人,唯一不好的就是家庭情况。张家兄弟多,张连长排在中间,不上不下,爹疼大儿,妈疼幼子,张连长本来就不受宠,后来从军多年,不在跟前,在爹妈心里的位置,更比不上其他兄弟。
后来江敏芝和张连长结婚,张家爹妈一心要治服这个城里的儿媳妇,幺蛾子频出。这次就是张连长妈非说自己病了,要死了,让儿子回去伺候。张连长带队出任务,江敏芝不想打扰他,便自己回去看看。
结果一回去,就被强留下来,张连长妈非让她就在老家生孩子,以后留在老家,替张连长伺候爹妈。
江敏芝是傻了才会留下,不说乡下条件差,张家没一个好心的,又想要她的钱,又要欺负她。她当时没反驳,等张家人放松警惕,带着儿子连夜离开。
她妈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