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四章 赵曜的提议(4/5)
曜边用膳,边跟皇帝说武举考试一事。当然,武举考试不能只考武功或者骑射方面的内容,也要让考生们考四书五经的内容。不过,武举考生考四书五经不要那么难。
皇帝听后,觉得赵曜这个提议非常好。如今大周基本上太平了,不会再轻易发生战事。将士们不打仗的话,就没法立功。不立功就很难升职,但是有了武举考试,可以让将士们有机会升职,这对将士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说到武举考试,赵曜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
“父皇,你有没有想过开办军校啊?”
“军校?”皇帝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他微微挑了挑眉梢,问,“你是说将士的书院?”
“对,你看文人有专门的书院读书,但是却没有专门的书院教百姓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入了军营,自然知道怎么做一名士兵。”皇帝不觉得当兵还需要专门的书院教导。
“父皇,军营里的士兵是不是良莠不齐?”赵曜觉得皇帝这个想法不对,“父皇,像你和宋叔叔他们当初不也是跟在皇爷爷他们身边学习怎么打仗的么。皇爷爷他们当初打仗,不是自己过河摸石头学会的么。我想皇爷爷他们当年打仗的时候吃过不少亏。如果那个时候有人教导皇爷爷他们怎么打仗,皇爷爷他们是不是能少走弯路,少吃一点亏。”
皇帝闻言,心里大概明白小儿子的意思。
“你继续说。”
“父皇,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啊?”
皇帝面露疑惑地问道:“什么事情?”
“大周现在基本上没有乱军,也就是说天下太平了,不太需要将士上战场打仗,那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安置好将士们?”
皇帝自然是想过这件事情,并且宋德康他们商量过。
“你的意思是?”
“父皇,这些将士们都为大周建国立下功劳,尤其是像宋叔叔他们,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等到天下太平,不需要武将们打仗,那么武将们在朝廷的地位是不是会下降,那时文臣们的地位就要超过武将。等时间长了,武将们的地位越来越不如文臣们,你觉得武将们的心情会如何?”
赵曜又说道:“那个时候,武将们会被文臣们欺压,长此以往你觉得武将们不会觉得憋屈么,毕竟他们当年可是开国功臣,是他们拼命打下大周的江山。”
皇帝倒是没有想到这方面来。现在听赵曜这么一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父皇,我今天向你提出的科举考试是能为大周选拔出人才,但是它也有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