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三国棋坛调查报告(2/3)
中国的三大棋战是云速杯、棋圣战、NEC杯,冠军奖金分别为30万人民币、30万人民币、20万人民币,其他小比赛3-10万不等,根据地域收入排名,是北京人均年收入的18-20倍左右。
再说回韩国,韩国本土棋战虽然多,但奖金就很搞笑了。国手战、霸王战、名人战的奖金分别是1500万韩元、1200万韩元、1000万韩元,对比韩国国内年收入只有3-5个月左右,最典型的是李昌镐曾经在1996年狂揽国内15冠,收入也才1亿韩元出头。
就算是把韩国搞的几个国际比赛都算上,1亿韩元的冠军奖金,也不过是三星公司中级职员的一年年薪而已。
“你这个算法不准确。”汪羽听小林觉讲完立马驳回了他论调,如果拿三星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做参照的话,中国这方应该是参照云泰集团内部员工的年薪,当前的集团中级人员差不多有4万左右年薪。
其实汪羽的论调也有问题,毕竟云泰集团的样本太少,取大公司打工的中间值,北京应该是在2万出头年收入,不过那样的话对比棋战奖金,也是15倍以上年薪收入。
只不过小林觉接下来的话就很让人深思了,那就是棋手的地位和中间层棋手保障。
东亚三国里边,日本是把围棋当做“艺术”和“道”来呈现,三国棋士里边日本的棋士社会地位排第一,中国抛开聂伟平和汪羽这两个**型例子后计算排第二,韩国里边棋手社会地位最低。
最典型的是曹薰铉曾被一个小连长叫去陪着下棋,这个小连长还狂妄地叫嚣“你他妈的是国手吗?让你知道你是面条还是米饭!”(韩国发音国手和面条一样),而中国从吴清源开始,陈筑德、聂伟平都曾是高层的座上宾。日本的棋手社会地位则普遍还高于中国。
而且如果说冠军奖金的受惠者只能是极少数的顶级棋手,那么本赛奖金,面对广大中坚棋手,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本大三冠的循环圈赛被称为“黄金椅”联赛,一旦进入循环赛,也能达到二年左右职员的年薪,各种本赛收入也可以达到年薪水平,这样受惠棋手可以扩大到接近100人左右,常年进入本赛的中坚棋手也可以达到五六十人,他们的生活可以保证在中产阶层以上水平。
而在中国,经过日本棋院调查取样,能受惠达到中产阶层以上水平的棋手不足三十人,这还是经过汪羽大力扶持后的结果,韩国靠下棋能达到中产阶层的棋手更少,统计下来不足二十人。
正因如此,日本才会出现很多诸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