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讲真话的采访(2/3)
化底蕴深厚的高雅活动,但也脱离不了体育竞技,要知道人的身体机能在三十岁后不可避免的会走下坡路,虽然能通过锻炼和一些其他手段维持,但终究是会缓慢下滑。”
孙记者:“那按你这种说法,经验和积累就不重要了?”
汪羽笑了笑:“经验和积累当然重要,不然为什么全世界国家领导人都是年龄大的,但放在围棋上,如果一个十几岁的棋手和五十岁的争夺冠军,我看好年龄小的。体能,脑力比拼在围棋这项运动上的比重也很高。现代围棋,哪个学棋的不是几岁就开始接触围棋,而棋盘上的经验和积累,是可以通过高强度训练和对局来获得的。”
汪羽接着补充:“下围棋其实是一项非常耗费体能的活动,高手之间对局时,需要不间断的构思战术,比拼计算力,做决策,判断形式。有经验和积累的能在一些局部凭借经验减少思考节约体能。但回过头来,你看到很多棋手在后半盘出现昏招,葬送全局,就是体能跟不上的表现。在一盘长达七八个小时对局中,没有良好的体能支持,是必然要掉队的。”
孙记者听得连连点头:“你这样说,似乎也有道理,那关于前面提到的弊端,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汪羽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次去日本拜访吴先生,通过他阐述的**之棋,结合我自己在棋盘上的感受,我在想,现代围棋是不是在方向上出现了一定偏差。”
孙记者听闻此言,精神为之一振:“你这个说得更有意思了,愿闻其详。”
汪羽:“国内的爱好者可能不知道,吴先生现在研究**之棋,就是每一手都尽量均衡的去下。”
孙记者打断了汪羽:“均衡的去下,是指棋风不偏不倚,尽量均衡吗?”
汪羽摇头:“不是棋风,一个人的棋风均衡看似没有短板,但同样的,均衡也表示他不能把某些风格发挥到极致。好比我这次比赛的对手小林觉,就是棋风出了名的没有短板。围棋不是木桶理论,胜负的关键不在于最短的板,反而任何一种棋风发挥到极致都有登顶的可能。”
汪羽继续说到:“吴先生的看法是结合全盘考虑围棋之道,没有真正的布局和中盘一说,那么如果按照这个观点和我自己的理解,很多定式都是错误的,以前很多观念也要扭转。”
孙记者:“定式和观念错误?你这个话让爱好者看了肯定很迷糊。”
汪羽:“定式本身是约定俗成简化思考的办法,也是围棋最基础的技术和知识。下定式当然没错。但围棋本来就是思维与思维之间的碰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