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族谱单开一页(2/8)
头之所以这么客气,自然是邓昌光的功劳,他从博白回来之后,就把那耶邓氏小区的情况,跟族头以及族里其他兄弟说了,把那耶邓氏狠狠的夸了一顿。
尽管还不了解那耶邓氏的底细,但能够在县城弄了这么大这么漂亮的一个住宅小区,想必财力是相当可以的,这次重建祠堂原本就要靠各地宗亲出一份力,他们自然要好好招待远道而来的那耶邓氏宗亲。
上井邓氏拥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从上井搬迁出去的宗亲数量极多,很多都在其他各地创下了基业,如那耶邓氏这样发展了数百年的分支宗亲也有不少。
这几百年来,这些分支宗亲跟祖地的联系并不多,毕竟以前我国的交通太过于落后了,跨省的宗亲想要见上一面,可以说是千难万难,除非是重建祠堂这种必须通知全族以及各地宗亲的大事,否则互相之间基本是不联系的。
连跟祖地的联系都少,更别说各个分支宗亲之间的联系了。
因此,今天聚集在上井祖地的宗亲,虽然都是同一个祖宗,但互相之间都不认识。
难得见上一面,各种打招呼,各种自我介绍自然是少不了的。
以邓世荣为首的那耶邓氏,也跟祖地以及各地宗亲混了个脸熟。
前世的九十年代,随着跟上井祖地恢复联系,上井祖地连续三年祭祖,那耶邓氏都是风雨无阻的过来参加,而且来参加的族人还不少,双方的联系一直到后世都没有断过。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下午三点。
上井祖地派人去通知到的宗亲,一个不少的,全都由族头亲自带队过来参加祖地族会。
眼看人到齐了,邓允辉这个祖地族头便站出来道“各位远道而来的宗亲,大家都出自上井邓氏,都是调公的子孙后裔,此次把各位宗亲召集回来,是为了商量重建上井邓氏祠堂的大事。
咱们上井邓氏祠堂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已经有几十年没有修缮过了,现在的上井邓氏祠堂早就已经破烂不堪,到了不得不重建的时候了。
这次重建祠堂,我们打算筹集二十万资金,目前我们已经收取了人口钱,一共有三万多块钱,剩下的资金缺口,就靠我们上井邓氏族人以及各地宗亲出一把力了。
在这里,我要声明一下,个人捐资超过100元的,都可以刻入功德碑,供后代子孙瞻望。
而捐资金额达到888元以上的,就可以为全家立碑,记录一家人的生平事迹,让后辈子孙都知道各位族人与宗亲的善举。
接下来,我宣布重建祠堂的捐赠仪式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