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进入工程阶段的深海勘探项目(祝各位书友龙年大吉,步步高升)(2/4)
会,但新元素的合成方法大家都翘首以盼。
不知道便也算了,知道了,真就觉得不能拖。
好在论文发布了,大家也心满意足了,露天讨论会也没人有兴趣组织了。
这个时候赶紧回实验室读论文才是正理。
哪怕没有设备还原试验,但先用计算机模拟还是可以的。
对于乔泽来说,还有件双喜临门的事情,深海集群系统的承载者跟探索者最终的工程结构已经定稿。这意味着数千个零件已经全部设计完成。
可以开始找工厂开始生产工程样机了。
能如此高效率,豆豆功不可没。
不止在材料方面发挥作用,还有各個零件的模拟测试。都需要豆豆的介入配合,但豆豆的最大功劳还在能帮着工程设计人员,卡住华夏工业的临界点,不至于让设计者脑洞大开,设计出的东西根本造不出来。
最终定稿的深海勘探核心中枢承载者上浮到海面后展开的形态,参考了鳐鱼的造型,又充斥着一种赛博朋克的美感。
豆豆甚至还专门做了最终渲染后的效果图。
而当在海底时,柔性材料制造的臂展会合拢,将尾部用于跟卫星通信的天线收起,以保护内部的各种精密器件,最终呈现出则类似于潜艇的样子。
探索者则模仿了普通鱼类的造型,其机械臂结构则巧妙的运用了轴轮的设计,让各种机械臂在轴轮的作用下,能在海下实现各种功能。全力工作时,所有机械臂展开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在非工作状态下,机械臂还能收拢。并进入承载者的舱体中,自行保养。
核心的驱动、传感、通讯、存储、能源装置则密封在内部。
这一套仿生学的设计,还能最大程度的欺骗诸如雷达之类的探测装置。
当然对于一套深海无人勘探科研系统来说,为什么还要欺骗雷达并不是研究跟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反正大家的任务是根据豆豆发布的任务要求,先把其工程结构图设计出来。
当然相应的图纸肯定不止这种最终的效果图。
构成承载者跟探索者的精密零件图纸,全部打印出来,分分钟能塞满十节高铁车厢。
能如此高效的完成设计,豆豆功不可没。
以前的图纸大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这次则都是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而且具备了自动校验功能。过往涉及到物理改进的部分,必然需要动图纸,而且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极为容易出错。
但有了人工智能辅助,自动给所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