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老子(2/4)
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陈云知晓,自己此番下山入世守护赵匡胤平安,兴许是正好磨练心境的大好时机。稍微闲谈了几句,两人已经凌空从洛阳城出来了。陈云有些好奇问道:“老师,我们去哪?”谢自然道:“吾去老君山,你又想去哪?”这话说得令人有点懵,我不是在跟着你走么,怎么还问我去哪里呀?陈云还以为谢自然在赶自己走,颇为尴尬道:“我以为老师相见,是带我一起去老君山。”谢自然道:“吾问的是,你心,欲往何方。”我心欲往何方?听到这個问题,陈云当真有点迷茫。自己转世投胎到此方世界三四十之久,原本不知道有仙人存在,一心只想改善家庭环境。而后,自己在父亲的“算计”之下,偶然有幸拜入了传道观门下。自此,自己一心求道,只为了能得道长生。陈云自问,得道长生,又是为了什么目的呢?为了活得更长久一些?为了能够明白大道运行,领悟到世间的真理?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生的意义是过程与体验,而不是最终结果。或许是谢自然的提问,陈云第一次感受得到,自己是为了修行而修行,简而言之,为了结果,好像忽略了过程与体验。过程与体验?这涉及到哲学方面了。陈云突然回想到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里有一句词是这么写的:“此心安处是吾乡。”陈云答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句话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大概意思是指:赞颂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以他的举止作为行事准则,哪怕我达不到,但依旧神往。谢自然当然听得懂陈云并非表达品行的意思,而是在将大道比喻成高山、景行,表述其虽然目前还没办法达到那种境界,但一直在努力。她微微喊声称赞道:“你能有此念头甚好,望你修道之心能.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陈云道:“勤勉之。”谢自然话锋一转,“你可知我欲往何方?”陈云一怔,“老师不是先前言,去往老君山吗?”谢自然道:“是往老君山,可知为何?”陈云摇头道:“不知。”谢自然道:“老君山原名唤作景室山,伱可知它为何改叫老君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