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3/4)
忙着在锅炉前不断敲打铁器的铁匠,以及制作枪托的木匠。
就在江凡站在一铁匠边观看时,江十一与一位年长点的铁匠师傅朝他赶了过来。
“少爷,你来了。”江十一与江凡打了个招呼。
这些天,江凡几乎每天都会来一趟工坊,关心着枪的制作进度。
甚至有时候,江凡一天之内来工坊好几趟。
可见,江凡对枪的重视程度。
可即使如此,这工坊失败过多次,还未制造出一把江凡想要的那把枪。
“见过江大人。”这时,江十一旁边的铁匠师傅也连忙与江凡打了个招呼。
江凡看了眼与他打招呼的这名老汉。
这位老汉姓刘,是龚力强前段时间带入山中。
刘铁匠的儿子在大周当兵战死后,虽拿到了抚恤,但那少量的抚恤,在大周的重税下,也使得他们一家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为了活命,刘铁匠只能带着他的妻子、儿媳,以及两个年幼的孙子开始流浪,希望能找到一个安身之处。
幸运的是,他们来到益州高安县时,遇见了正在招收流民的龚力强。
因为他有着打铁的手艺,巩立强这才收留了他们一家。
他们一家来到山中后,衣食也基本无忧,这也使得他在心中对江凡十分感激。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新的进展?”江凡朝两人点了点头,随后问道。
“回江大人,按你的意思,这枪的其他部件基本上没有多大问题,就是这枪管的膛线问题,要按你的要求,刻出膛线,有点困难。”
“这种内壁带膛线的管子,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打造过。”
“我们试过了,不管那枪管是烧红状态,还是冷却状态,都无法在枪管内部刻出你所要求的那种膛线。〞
一旁的江十一听着两人的对话,他虽然听江凡说过,膛线就是在枪管内壁上刻出一个螺旋形沟槽。
可他不明白的是,刻了膛线的枪管,比没有刻膛线的枪管,为什么在精准度与射程上要好上许多?
虽说江凡也跟他解释过,但是他始终就是听不明白。
“刘师傅。”
“江大人,可不敢当,叫我刘铁匠就好。”见江凡称呼自己刘师傅,刘铁匠连忙阻止着江凡。
“那行,刘铁匠。”江凡也不客气。
“现在既然无法刻出膛线,那就换一种方法。”
“你们可以先打造一个枪管的模型,然后用刻刀在模型上刻出膛线,随后将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