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堂下所跪何人(4/14)
每年里一个县衙一共也就“放告”三五十天,其他时间都是不受理的。
很多民事纠纷拖不起,都是推给了族长、乡绅来仲裁的。
不过,钱塘县可是天子脚下,谁在这里做官,都不希望治下出现比较大的乱子。
因此钱塘县衙里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小规定:
如果告状的人比较多,那就随时受理,及时查清状况,以免事态扩大。
百姓们告状其实是不需要敲鸣冤鼓的,但是必须要有状子。
县衙门对面就有一些专门给人代写状子的穷书生。
邓大娘付了十几文钱,央人给她写了张状子,不等墨干,便气势汹汹地去了衙门。
一个灰衣皂吏见这一行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鼻青脸肿,破衣烂衫,便报了进去。
陈县尉正和刘参军拉着关系套近乎,听那皂吏一说,便有些不悦。
可人已经带进来了,也不好不理,就叫人把告状的人带到这里来。
他打算随便应付一下,先把人打发走。
眼看就到饭点了,他得约上知县、县丞和主簿陪刘参军吃顿酒。
不一会儿,樊老爹、邓大娘一行人就被带了进来。
到了这种地方,他们就规矩多了,头也不敢抬,大气也不敢喘。
两边衙役执棒肃立,更叫他们战战兢兢,忙不迭就跪了下去。
宋时见官,无需跪礼,可他们哪懂这些,诚惶诚恐,唯恐出了岔子。
陈县尉清咳一声,摆正了坐姿,一手扶案,正要询问案情。
刘参军忽然伸手过来,拍了拍他的手臂。
刘参军忽然伸手轻轻拍了拍他手臂,陈县尉讶然看向刘参军。
刘参军向他莞尔一笑,摇了摇头,便站起身来,背负双手,慢悠悠地向前踱去。
樊老爹、邓大娘看见一双官靴走到面前,赶紧把头又低下去一些。
就听头顶传来一个清清凉凉的声音:“堂下所跪何人,为何状告本官?”
……
一条船儿悠悠,樊老爹和邓大娘趴船头,樊二叔和樊冬趴船尾。
樊家老舅则蜷缩在船舱里。
不大的小船儿,被这五个人铺满了。
艄公要站在船尾撑船,两只大脚丫子就踩在樊二叔和樊冬之间。
两人只能嫌弃地把脑袋扭向船外,不然就要亲上艄公那满是泥巴的臭脚丫子了。
当刘参军告诉陈县尉,这几个乡下刁民,是来临安城勒索被卖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