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此起彼伏(8/13)
汉人。
魏汉强于七年前成功潜伏大宋,此后一路经营。
三年前,已经成为大宋待漏院的一个小官了。
“待漏院”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大臣们上朝前在此歇脚的所在。
他们在这儿喝茶聊天打发时光,难免就会谈及一些时政国策。
魏汉强虽然只是待漏院的知班驱使,一个负责端茶倒水的小官儿。
但他却能利用这个关键位置,搜集到许多大宋的重要情报。
他在待漏院待了三年,也不知已经送出了多少重要情报。
如果他继续在这里潜伏下去,还不知有多少机密情报泄露于北国。
但是,杨澈把他给揪出来了。
一年前,杨澈寻回了“胞弟杨沅”,喜极之下,带着杨沅去灵隐寺上香还愿。
在庙里,杨澈偶然发现了一块匾额,上面有待漏院魏汉强的名字和官职。
善信们为了表示虔诚,不仅有向庙里捐香油钱的,也有捐献物资的。
包括重塑金身、修缮庙宇、捐赠各殿各院匾额,都是功德。
捐献者在自己捐赠的匾额上题写名字很正常,可是连官职也一起写上去的却不多。
佛曰:众生平等。
你在佛陀面前显摆什么官职?
再者,你若官儿做的很大有心炫耀,那也罢了。
可待漏院里一个从九品的知班驱使,在高官权贵多如过江之卿的临安,有什么好炫耀的?
杨澈的职责就是抓间谍,一见那块匾,他的职业病就发作了。
杨澈为此足足调查了魏汉强大半年,终于抓到真凭实据,把他绳之以法了。
原来,受制于这个时代落扣的通讯条件和通讯方式,任何一国都无法对自己的间谍进行有效且实时的控制与联络。
金国每次派出一批间谍,他们将去哪里,混成什么模样,谁也无法事先确定。
所以,他们会以敌国重要城市里一些地标性建筑,做为固定的初始联络地点。
只要有派出的间谍在敌国这座城市里成功站稳了脚跟,就会去这些地标性建筑,通过一些事先约定的办法留下记号。
金国会定期派出间谍巡视这些地方,发现暗号后,就能找到他,重新建立联系,搭建谍报渠道。
魏汉强的这块匾,就是和金国事先约定的一个联系方式。金国联络人见到他的名姓和官职,再想找他自然容易。
只是这细微的不合理处,却被杨澈看出了破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