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晕倒一大片(2/3)
龚老并不在意这个。小儿子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现在竟然在好转之中。这种药物别管放在哪里,这都是造福一方的救命良药。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极少数人知道的秘密。也是上面为什么痛快同意的主要原因。那就是生产这个药的主要原料就在南山县城。田间地头,荒山野岭,都有这个药材的踪迹。是真的就是巧合。毕竟当初他在模拟这个药剂的时候,想的都是夏家村的一草一木。而夏家村是隔壁省的一个村子。真正说起来离得并不是很远。这些龚老都知道,但没必要与外人讲了。每次有人这么说话的时候,他都会严厉的呵斥对方闭嘴,如果你有能力弄出来,那么将药厂放在你家客厅都没问题。对方也生气。你这不是诅咒我吗?干啥把药厂放我家客厅呢?不管怎么说,龚老和夏新东算是满载而归。然后他们要马上回去。等收到第一笔定金之后,就开始运作起来。芝兰服装厂虽然是一个村办小厂,可这次在交易会上也是很亮眼的一个厂子。他们收到了五份订单,合计金额二十八万元。草编有个客商给了一个收纳箱的订单,一共一万元的。还有八千元的凉帽等草编品。有的是工艺品,有的是实用品。南山县城的特产被宋玉暖介绍给了柳伯。柳伯并不是看在钟少青的面子上,而是南山县城的这些特产的确好。也给了一万元的订单。木材厂是段厂长带人来的,带来的是折叠餐桌衣架书桌等。也在宋玉暖的联络下,收到了六万元的订单。倒不是他们不行,一是没经验,二是也没宋玉暖敢吆喝。交易会结束的前两天,刘主任将宋玉暖给借调过去了。于是宋玉暖帮着谈成了将近八十万元的外汇订单。震惊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让宋玉暖去考金融系。基本上,北泉和南山是满载而归的。别人倒还好,不管特产还是草编都有大量存货。就是新产品,那个什么收纳箱,宋玉暖也给他们画出了样子。如今秋收过去了,很多人都闲下来。五万个收纳箱,一个月就能完成。酱黄瓜是量力而行的。就只有宋良整天琢磨的是二十八万元的衣服要做多少件出来?需要多少人要多少天,而且这个订单是有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