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玄武湖畔(2/5)
为公……擢陶弘景为左卫殿中将军。
大内总管尖细的声音回荡在金銮殿之中,一道道诏谕宣读完毕,兴庆功宴,封好儿郎!
陶弘景与众人齐齐跪下谢恩,美酒轻裘,加官进爵,鲜衣怒马少年时……
夜晚,太极殿内。
皇帝刘彧身着明黄色裘衣,仰头喝下了一大碗黑苦发稠的汤药,幽幽地叹了口气。建康之战后,刘彧的身体每况愈下,此次桂阳王造反,让他心中有了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万一自己龙驭归天,年纪尚小的太子刘昱如何对付这些手握兵权的宗室藩王呢?
不多时,内侍来报,“陛下,龙骧将军杨运长等候觐见。”刘彧点了点头。
杨运长跪伏在地下静待指示,空荡荡的大殿安静异常。
“听闻杨卿身怀绝学,箭术过人?”刘彧微笑着说道。
杨运长低头叩首,不敢抬眸而视,恭谨回答道:“微臣当不起陛下如此赞誉,若有微臣能及之事,自当肝脑涂地,为陛下解忧。”杨长运年龄不大,二十有余,他脸庞瘦削,眉眼浓烈,薄唇抿起,侧脸线条锋利,一幅清冷严峻的面相。
刘彧喜欢聪明人,他屏退了左右,命杨运长免礼平身。
“不知杨卿对此次桂阳王叛乱一事有何看法?”皇帝双眼微眯,眼里泛着寒光。
“回陛下,臣愚钝不知,还请陛下赐教。”
“你素来谨慎朴实,忠诚敦厚,朕的这些手足兄弟如果都能像你这般安分守己该多好啊!宗室子嗣枝叶繁茂,稍有不留意,就有人生了妄念,说来还是朕之过,是朕一直以来对他们太过纵容才会酿成如此大祸啊!”
杨运长此时似乎已经听出了刘彧话中的弦外之音,心中震惊,他知道今天自己必须有所回应,否则自己的下场……
“陛下但有差遣,臣愿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他终于下定决心,坚定地站在刘彧这一边。
刘彧眼中仍是没有半分波澜,语气却是柔和了许多,“杨卿如此公忠体国,朕果然没有看走眼。这宗室之中,野心昭昭之人颇多,倒是要劳烦杨卿,替朕走上一遭了。”
“请陛下下令。”
“朕之手足中,能干且在朝中有名望者,凤毛麟角,建安王刘休仁算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建安王府势力盘根错节,能人异士也不在少数,朕那皇弟,可谓是当朝的贤王,不知杨卿可愿为朕走上这一遭?”
杨运长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惊涛骇浪,今日之事早已出乎他的意料,传闻这建安王深受陛下宠信,是宗室里威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