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血池困境(1/6)
北魏都城,明黄宫墙,冯太后高居于首位,拓跋世家家主拓跋绍,皇帝拓跋弘均站在冯太后下首。
气氛一阵严穆静默,婢女轻敲着冯太后的背,她则懒懒地靠在软榻椅上,眼角略带几根细纹的美目微抬,通览着拓跋绍递上来的传信符。
“建康大乱?倒是有些搅混水的。”冯太后看完后,自觉通体舒畅,每每南下都出师不利,这让一直以来手握大权的冯太后也不禁相信了那命数三分。
下边站着的两人自然是明白太后的意思,拓跋绍往前一步,行臣礼道,“埋伏多年终得此日,微臣给太后贺喜,此乃天佑大魏。”
拓跋弘颔首道,“皇叔所言极是,我大魏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冯太后勾起唇角,摆了摆手,“知你二人心里和哀家是一般的,那宋帝刘昱可知其踪影?”说罢她又问起细节。
“启禀太后,这宋帝失踪已一月有余,尚且无人知晓,不过探子来报,近日南朝萧道成,沈攸之,此二人小动作不少,渐露不臣之心。”他说的含蓄,极有眼色的用余光扫过二人脸色,上位者最忌讳有人对他们的位子蠢蠢欲动。
冯太后柳眉一挑,摸了摸玉手上戴着的佩甲。
这同样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二人手下掌有的精兵不在少数,边塞数州皆听其号令,练兵有术,在军中极有声望。若是真的让他二人中任何一人取刘昱而代之,对北魏想要兼并天下的胜算上,就会大打折扣。
“太后,依儿臣所看,还是攻坚施压边境为上,若能率先截取二人动乱情报,忙必出错,慌则生乱,应为其再点上一把火,他日坐收渔翁之利,结果为上,则天下一统,举国为臣,结果为下,也不会少了每年冬日的进贡,我北朝百姓总是能过个丰年的。”魏帝拓跋弘负手而立,韬光养晦许久,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可错失的良机。
两人闻言,心中自有一番计量,北魏偏居于北方寒冷之地,粮食收成一年只有一次,兵缺粮少,百姓们常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每年逃亡南方的难民也不是小数目,他们自是想填涂芳瀚,扩大版图。
反观南宋,虽军力式微,以萧道成为首的大将并不得圣心,可气候温暖湿润,每年粮食亩产数远高过于北魏不说,江南之地一年还可有两次丰收之时,这无疑让南宋的国库粮库富得流油,拓跋弘更是早就对南朝舆图烂熟于心,此地山河,他志在必得。
“陛下,此计不仅需要极擅刺探伪装的探子撒网出去,还需其忠心不二,更重要的是,短时间内难以让新面孔潜伏出军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