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我可以全都要吗?(3/6)
>而很快。周游停笔。他已经在纸上写下两首歌。“牛导,你看这两首歌可以吗?”周游递出去。牛永军接过。沙锐、戚文青凑过去看。“这是……你即兴写的?”牛永军惊讶问道。“不是,”周游摇摇头,“存货。”又是存货……沙锐和戚文青将信将疑。周游的即兴创作能力有多强他们是清楚。所以即便周游说了实话,但他们依然认为周游是为了低调,所以才说这是自己的即兴创作。首先看到的是纸上的两个大标题。《知否知否》。《望春风》。牛永军快速将目光聚焦在歌词部分。“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候……”前面部分还好,越往后看越惊。“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牛永军、沙锐、戚文青脸上掩饰不住的惊色。这!!这哪是歌词啊?分明就是在写诗作词!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可是“天下称之”的名篇。含蓄蕴藉,委曲精工,轻灵新巧。短短的词,但却包含了景色、人物和对话。尤其是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绿肥红瘦,这大概就是诗词的魅力吧。牛永军三人作为国台的导演、主持人,本身毕业于名校,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看到这样的歌词,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沙锐才说:“本来你写出什么样的歌词我们都不应该感到奇怪,毕竟你写过《送别》、《但愿人长久》、《昨夜书》这些歌曲的歌词。”“但亲眼看到你写出来的那种震撼,比单单听一首歌,强太多了。”“太有才华了。”戚文青说,“你如果生在古代,那绝对是流传千古的大诗人。”“现在也是,”牛永军说,“说不定千年之后,这些歌词仍然被收录在课本中,被珍藏在夏国国家图书馆,联邦图书馆呢。”“哪有那么夸张?”周游谦虚道。我不过是一位文抄公!想尽早退休的咸鱼。“这两首歌我会尽快送上去审核,问题应该不大,只是时间问题。”牛永军道。“好,”周游点头,“那我这边负责联系李青瑶和齐昊阳。”之后的时间里讨论了第一期《古典之声》的细节。周游还要完成大量的改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