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毁誉参半李斯(10/11)
在内的多位功臣,未被受封的人则议论纷纷,争功不休。
刘邦看见诸将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就询问张良他们在谈论什么事。
张良故意危言耸听,说那些将领是在商议谋反。
刘邦很疑惑,天下初定,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谋反。
还是张良给出了解释,刘邦是用了这些人才争得了天下。
现在刘邦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萧何这样喜爱的人,而诛杀生平所仇怨的人。
朝中统计战功发现,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毕竟有限。
这些人怕不能封赏他们,又怕追究他们平常的过失,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
就在刘邦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还是张良出谋划策想出了办法。
只有分封刘邦平时最憎恶的功臣,那些还没有被分封的将领就不会担心了。
张良此举纠正了刘邦循私行赏的弊端,轻而易举地缓和了矛盾,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动乱。
“公元前195年,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另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
“很多大臣劝阻,但都始终没能彻底改变刘邦的态度。”
“吕后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有人提醒吕后请教刘邦极为信任,且智计百出的张良。”
“吕后派建成侯吕释之去请教张良,但张良表示当初刘邦曾多次处于危急之中,所以刘邦能采纳自己的意见。”
“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刘邦是出于个人的感情想换太子,自己的建议没有作用。”
“吕释之强逼张良,张良只得给出办法,去请四位刘邦一直敬重但请不到的四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这四人讨厌刘邦的傲慢无礼,宁愿逃到深山里躲藏,也不愿做汉朝的子民。”
“以太子的名义请商山四皓这四个人,然后令其充当太子的宾客。”
“刘邦知其德高望重,对太子必是极大助力。”
“于是吕后便让吕释之派人带着厚礼和太子的书信,谦恭地去请这四个人。”
“四人请来后,先住在建成侯吕释之的家里。”
“商山四皓之后出席于刘邦参加的宴会,刘邦见此,不由叹息太子羽翼已成,便放弃了更换太子的想法。”
“公元前195年,张良又跟随刘邦去讨伐代国,在马邑为刘邦出过奇计。”
“任萧何当相国,也是刘邦听从张良劝告的结果。”
“后来张良不吃五谷,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