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3/10)
????您这次到渭河北岸去打猎,一定会得到巨大的收获。
????您收获的不是龙,不是虎,也不是熊等珍奇动物,而是要得到一位能位列公侯的人才。
????在此人的辅佐下,不仅您的事业成功,就是您的子孙后代也能受惠很多。
????于是周文王斋戒了三天,然后乘着猎车,驾着猎马,到渭水北岸去打猎。
????周文王见到了正坐在河岸边钓鱼的姜太公,一番交谈后拜姜太公为老师。
????“有人说姜太公见多识广,曾经事奉过商纣王。”
????“商纣王无道,姜太公就离他而去。”
????“游说各国诸侯,没有遇到赏识的伯乐,而终于西行归附周文王。”
????“有人说姜太公是个处士,隐居于海滨。”
????“周文王被囚禁于汤阴县时,散宜生、闳夭久闻其名而招请姜太公。”
????“姜太公也认为周文王贤能,又能很好地赡养老人,何不到他那里去呢。”
????“这三个人为救周文王而寻求美女奇物,献给商纣王,以赎回周文王。”
????“周文王因而得以释放,返回周国。”
????“姜太公归附周国的说法虽然不同,但总之他是文王武王的老师。”
????“周文王姬昌从汤阴县脱身归国,与姜太公暗中策划推行德政以倾覆商纣政权,他的事迹多为用兵的权谋和奇妙的计策。”
????“姜太公辅佐姬昌积善修德,对外促使姬昌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
????“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
????“所以后世谈论军事和周朝的隐秘权术,都认为姜太公是这些谋略的本源。”
????“周文王政治清平,尤其明断虞、芮两国的争端后,诗人称颂周文王受命于天。”
????“在随后的数年间,姬昌讨伐了西部的犬戎、密须,解除后顾之忧。”
????“又讨伐东部的耆国、邘国及崇国,并大规模建设丰邑,为灭商大业做准备。”
????“当时出现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的局面,多半是姜太公谋划筹策的功劳。”
????“姬昌死后,姬发即位,即周武王。”
????嬴政:姜太公于周文王时进入统治集团,成为主掌军政的核心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